基于人文与环境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基于人文与环境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为例

刘婧瑶 ,姚春生 ,柳叶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1134

摘要: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例,分析了建筑学整体五个年级的教学体系与特点,包括传统的课程设置、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竞赛的思考角度引入建筑设计课的设计指导中,并对学生进行课后的竞赛指导,对比了传统的课程设计与竞赛的区别,并列举了从人文与环境出发的建筑设计竞赛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人文,环境,建筑设计竞赛

  1. 建筑学与建筑业发展近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近些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从环境与人文等角度对城市发展影线的角度出发的建筑学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各类地产趋于饱和的现状也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急剧下降。为了应对这一长久而广泛的变化,建筑学教育应顺应社会的发展,针对社会及行业的需求,引入新的建筑学教育理念,以时代社会矛盾与需求为出发点,以建筑设计竞赛为母体,进行基于人文与环境的建筑学教育改革。

  1. 传统教学模式与其缺陷

我国目前主流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设置为五年制,设计课程主要设置在一至四年级的八个学期里,第五年主要任务为实习与毕设设计。以浦江学院的建筑学教学为例,一年级的建筑设计的课程为《建筑设计基础-1》与《建筑设计基础-2》,在2019年之前,主要以抄绘大师作品为主,缺少计实践内容,2019年进行了建筑设计课程改革,改大师抄绘部分只为教学中的一部分,作为大师案例的分析,学习其设计特点,在第二个设计作业中,从人文与环境出发,找到待解决的设计问题,将之前分析的大师的作品特点通过理解与转换,应用到设计中,学以致用,但还是停留在对大师作品的模仿阶段。在之后的《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6》的教学中,设计任务是建筑体量从小型到中型及大型街区的递进,但是任务书相对来说限制与规定相对死板,规定的红线以及限定面积的功能区间,不利于学生从人文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发散思维去解决社会矛盾。104学时的设计课程,要完成两个设计,每个设计只有52学时,从前期调研到最后方案生成,时间紧迫,方案急于定稿,缺少充足的思考与方案推导的时间,更不可能从人文与环境等社会问题为着手点进行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的竞赛指导改革探索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的弊端,在课程设计之外,建筑学建筑设计的指导老师加入了对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指导,不仅仅针对国内社会问题,更是放眼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遇到的发展问题与挑战。改革与实践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的:

3.1前期调研

国内还存在设计课的项目设计为假命题、假地块,学生对文字描述的场地特点进行想象,在想象中由二维空间的叙述转化为三维空间认知,但是只能纸上谈兵,无法对真是空间进行了解与把控。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建筑学专业针对假命题假地块的设计任务进行了改革,不仅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真实可调研的建筑设计项目,并且在课外的竞赛中,引导学生对当今的社会矛盾进行思考,从现实问题出发,选址为真实的问题待解决区域,对所选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并且从人文与环境的角度找到解决方案。

3.2竞赛与教学结合

随着时代发展,信息的多元化,信息交流的渠道的多样化,使我们能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的了解世界的最新资讯,第一时间获得国内外的建筑设计竞赛的资讯。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当前建筑行业业内的设计思潮与技术流派,对于最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哲学、建筑技术与材料具有一定的了解与参考,已经具有应对前沿设计领域内复杂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对社会问题进行一定的反思。设计竞赛思考的深度往往比课程设计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通常涉及的复杂的问题,从人文与环境的角度出发,着眼于社会现状的冲突,解决人类发展的全局性的矛盾。这些不仅仅是弥补了课程设计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应对复杂设计的能力,而是更加深入理解作为建筑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1.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的竞赛指导实践探索

以《建筑师》杂志2021「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指导为例。这届竞赛由直向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董功出题,就2020年大流行病席卷全球之后的建筑提问,“我在手机上就可以看电影,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我在电脑上就可以看名画,为什么还要去美术馆?”“我在PAD上就可以看书,为什么还要去书店和图书馆?”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真实空间存在必要性的思考,用建筑的手法对提问进行回答。

针对现实空间是否有存在的意义这一议题,学生从人文与环境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反思。人类几十万年的进化,让我们有人与人直面的情感交流的需要。人们的交流与活动,是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的发展的动力,是勃勃生机的源泉。实体公建是提供一个可以互动,交流,分享的场所,是虚拟空间不可以替代的。

学生为美术馆选址于泰州竹石园的中心位置,本设计不仅仅是营造一个实体空间,而是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相互交融。设计以不同空间下的人的感受为出发点,以不同光影效果为引导,人们在光影交织的错动空间中漫步,产生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光影以及人与自然的交流。光线和阴影的模式可以唤起建筑物结构的表现。波光粼粼的水下连廊将我们带入到一个纯粹而宁静空间,在这里看着城市又焕发了活力。这一设计获得了《建筑师》杂志2021「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佳作奖。

  1. 结语

建筑学竞赛不仅仅是完成一个项目,而是培养学生针对社会现状或者时事,基于人文与环境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建筑学的逻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建筑学是集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学生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仅是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更是更多培养学生日后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009

《方圆几里》参赛学生:18级姚春生(点评老师:刘婧瑶)

获《建筑师》杂志·2021「天作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佳作奖

参考文献:

[1]  高巍. 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结合竞赛的探索[J].山西建筑, 2011, 37(12):242-243.

[2] 李昊,裴钊,鲁旭,等. 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J].   建筑与文化:本土营造, 2014, 11(128):045-055.

[3] 盖燕茹. 设计竞赛与工程实践对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的影响[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04(2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