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索

朱长美

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作业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在当前“双减”形势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尽管存在着许多问题,也存在着各种挑战。坚持课程视野、研究视角、人文视野的价值取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上述设计策略,牢固树立作业设计的质量意识,并努力形成对作业设计的范式研究。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

“双减”时代的到来,既给学校的专业水平和内涵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也给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作业在教育绝不是小问题。家庭作业就像一柄量尺,它既可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可以清楚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1.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意义

所谓项目化作业,就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后综合实践性作业;所谓单元作业,则以单元整体为框架,整体建构知识体系和作业架构,精简作业总量,多学科融合,多方位融合。而单元视角下的项目化作业,则是以单元为单位、以项目为载体,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重组、整合单元内容,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学生在探究、合作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数学作业的认识

作业设计是教师对作业的目的确认、意识激发和因素判断的一种主观努力,它是一种有意识、有意义和有意思的自我倾向。作业设计意识驱动着教师作业设计行为的始终,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设计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会在无形中影响作业设计质量及实施效果。首先,从布置作业的目的看,主要集中在“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两项。接近整体的一半,说明这些教师的学科本位根深蒂固,认为数学作业是课堂的必要补充,数学作业理应巩固新学的知识点,弄懂弄会是其学习目的;说明这些教师更具学科情怀,认为数学作业可以是课堂的适度拓展,数学作业完全可以将新知镶嵌于知识体系中,前后贯通是其学习追求。因为课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2.教师评价工作滞后

作业评价是整个作业设计中的重要节点,具有回顾过往、直面当下和展望未来的价值意蕴。在操作层面上,作业评价主要是针对个体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的督管、反馈和指导。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按照基本的操作流程依次循环之外,有时候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交叉和有机渗透。

2.3.作业设计的表征单一

作业的设计不能仅限于填空、选择、操作、应用等,而不能总把应付考试作为最终的目的。虽然圈划重点,掌握题的轮廓,合理的数量关系,构建等量模型,选择适当的算法,准确的计算,都还需要继续,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更需要作业体验的多元、立体和系统。

3.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及方法

3.1.作业因素和总体布局的优化

矫正设计内容的零散作业设计需要从素养培养、课程视域、人文关怀等高度的角度来进行,还需要结合地方情况、校本特色以及课堂现实的深度介入。两点融合不仅是对作业构成要素内涵和外延的研究肯定,而且是对组合和价值的精确判断。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双减”的研究视角、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首先,作业的组成成分较多,包括“设计”、“实施”、“管理”、“效果”等诸多因素以及它们的分支。关于如何甄别这些关键要素,有学者经过调研,认为至少应包括作业的数量、技能范围、作业目的、学生可选择程度、完成期限及个人化程度;也有学者提出,作业的必要性、作业与学习内容的关联性、作业的可理解性、作业类型、难度等。

3.2.按照作业的要求完成课程

克服设计意识的淡薄性作业设计隶属于课程实施的范畴,作业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体现了实施课程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应该说,依据课程目标设计作业内容,不仅能够做到作业设计的正本清源和不偏不倚,而且可以塑化课程视域下作业设计的研究范式,重构“依标定位,精准设计”的科学路径。要想真正做到减量提质,作业设计的质量是问题核心和实施关键。面对以上作业设计的偏差事实,我们需要回归育人初衷、回返课程视域和回溯知识本质,需要结合优秀的实践案例,在做法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作业设计的一般策略,以助力作业设计质量的稳步推进、整体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3.3.要打破作业设计表象的单一化

作业属于针对性强的学习,主要着力“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诊断”,使学生在“认知最近区”有序发展,在“可能认知区”尝试提升。换句话说,作业具有检测知识理解程度的教学功能,还有创设个体遇见“最好自己”的教育价值。两者共同作用,引领学生方法迁移、认知进阶和体验成功。首先,设计基于难度和时间的融合性作业。一方面,教师需要依据学生课堂表现、日常练习和基础数据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初步确认学生所处的认知区域、能力范围和作业需求;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依据课程目标和班级学情,精心设计巩固型作业变式型作业和素养型作业,并对号入座地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先做最合适的作业。为了弥补这种经验式做法的不足,鼓励学生在完成“推荐作业”的基础上,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地选择作业,实现作业水平提升的同时,享受作业带来的额外满足。其次,设计基于兴趣和学习风格的融合性作业。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进行思考和设计,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演绎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从数学单元的角度进行工程操作的变革和创新?改变一纸一笔一卷地单元作业的设计和检验方法,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的固有的作业模式;其次,要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教师要淡化唯分数论的思想;是将单元工程作业的系统化、扩展充盈、实践探索、形成体系。

参考文献

[1]沈良国.“双减”背景下指向“增效”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名师在线,2022,(14):88-90.

[2]胡思懿.适量、适度、适情——“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新校园,2022,(04):19-21.

[3]李洁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天津教育,2022,(1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