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以《汉字的联想》之十二生肖为例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以《汉字的联想》之十二生肖为例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高慧敏

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积极建构新型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时代;多媒体;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一、解析教学目标,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突破重难点,服务于教学。

教情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中贯穿于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课后教学反思的全过程中,只有做好教情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才能“以学定教”,优化教学设计。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平板电脑的“互动课堂”功能和网络应用软件等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乐于学习。基于以上背景,本次课以《汉字的联想》之十二生肖为例,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设计理念

汉字画是与中国汉字文化息息相关的美术创意表现课程,也是一节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高度融合的课程。在教学中采用“一线串珠”:以“联想”为线,以趣味性、应用性、创意性、文化性为珠。在突破“如何成画”这一难点中将字形结构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运用了大量的实例,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从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运用等方面,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象形字典APP检索,观察、分析不同时期的生肖字的构形特点,了解字义、字形、结构等基本特征,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形灵活、合理地进行不同联想方式的创作乐趣,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及汉字文化的魅力。

2.利用不同时期的文字构形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及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基于本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在信息化融合中,利用不同的信息化手段辅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提升课堂的高效。

二、融信息技术之妙,解决传统课堂的困点,优化课堂高效。

课前利用flash导入,在学习本课之前,通过播放《十二生肖》汉字水墨动画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民俗传统文化的理解利用新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和具体化。通过识读图像中的象形文字辨识动物形象,感受图像的形似、同构、张力等特征。课中的深度融合,展示了丰富的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变为自主探究活动式学习。辅助传统课堂的局限性,激发课堂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利用微课便捷,探字形之美。

在激趣环节,通过视频和互动课堂的放大镜功能激发学生兴趣。了解不同的象形文字,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认识。从字形的演变到背景文化,对于传统课堂而言,解决了繁琐的图片与教具的准备,让课堂中学生的理解变得轻松高效,改变了耗时,耗力的前置准备过程,打破枯燥无味的了解字形模式。

(二)利用云端资源,解读文化之忧。

传统课堂中,如何解决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检索,素材检索,并且其中存在面广,不聚焦的问题。因此,在此环节中教师将搜集整理好的相关资源发布至武汉市教育云平台,完成资源库的资源收集,再通过草料网生成资源库的二维码。在课堂上,学生只需要通过平板扫码,就可直接进入资源库中查找资料。

(三)利用分门别类,熟悉字形之谜

在汉字的演变长河中,字形是不断变化的。然而,从汉字的艺术联想角度出发,首先,对不同时期的字形必须有熟悉的认识与了解,不同时期的字形各具特色。从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将不同的字形,通过互动课堂中“小工具”制作分门别类互动试题。同时发送在学生平板上,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点击根据要求分类操作。

(四)利用象形APP体验创新之乐

在学生创作环节中,象形字典APP快捷的解决了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字形创作素材的问题。学生们可以通过象形APP软件,检索自选字形,字义。然后,根据自己选择的不同时期的字形,根据不同的背景与字形、字义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与材料进行联想创作。充分给予学生的自由空间,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云端资源让学生享受海量资源探究的乐趣。

三、发挥信息化整合的优势,改善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接受者,展示资源的观看者与演示技能的欣赏者,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难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逐渐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多老师也与时俱进地想要将其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高端”起来,但形式大于内容,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与课堂实施的有效性。但在做好教情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辅以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高效开展,切实起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借助网络资源,为课堂提供丰富的素材。

在《汉字成画——十二生肖》一课的学习中,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图像的形似、同构、张力等特征,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搜集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源信息,以引导学生实现认识与解读图像的意图、涵义以及表达的观念、态度和情感,加深文化理解的目的。同时,教师通过课前导学与课上主题游戏任务的下发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检索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故事以及汉字的演变过程,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资源。

(二)在自主探究实践中,为学习提供视觉的冲击力。

目前,日渐成熟的教育信息技术,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可视化教学条件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更是突破传统美术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作品欣赏和思维拓展提供了更加生动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路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作灵感。

1.以汉字的演变为线索,触摸文化,启发思维。

在《十二生肖——汉字成画》一课的导入环节中,以象形文字是人类祖先描摹实物形状而发明的古文字这一特征,教师运用互动课堂中聚光灯的效果,在岩壁中寻找不同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以微课演示促想象,解析难点,学习探究。

通过在探究、理解、想象的空间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二维码平台资源的运用,拓展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对文化的理解。

3.以云端互动为媒介,展示评价,提高素养。

学生们在平板的互动中,通过投票功能提升识读图像的审美能力。在生成二维码的资料库中,自主探究生肖主题的乐趣。并且在创作后,填写表格,分享画中的故事,用美术语言评价画中的造型与色彩的优势,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也不再完全依托于实体课堂教学,互联网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式。教师也要随之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积极建构新型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美术信息化教学水平,才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