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胡小泉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第一小学

摘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突出了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小学生在基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道德、法治等方面进行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思想、道德、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重要性;培养策略

引言

道德与法治教育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小学阶段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法律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的品德、文化素养和法律等方面的整体综合性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为今后的生存、学习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并确保了学校美德教育和法治教学方面的品质持续提升。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从学科角度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社会学科,它将社会的基本规范、道德原则和法治知识传授给小学生,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个人能力、知识和情感的重要途径。

(二)从小学生角度分析

小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小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天性很单纯,也很容易被人接受,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判断能力、认知能力都很弱,所以他们需要老师、家庭、社会的正确指导,才能让他们走向健康、积极的方向。

(三)从教学角度分析

“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的基本任务,小学生的基本素质要以思想品德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以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以提高小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缺失

长期以来,因为受应试性教育的作用,很多家长与教师往往只将孩子的学业成绩当做评价孩子教育能力的主要因素,而在学校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却没有教师的主课,导致不少教师忽视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重要性,而因为如此,教师往往只是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因此使教学的效果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提高,这就对于学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老师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方式,使学生处在被动的教育状况,没有积极性,由此产生对老师的过度依赖性。因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并没有科学性、合理性,使得不少中小学生都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太过单调,而无法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教学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核心素质。

(三)忽略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这个大环境下,家长们会越来越多的关心孩子的学业和成长状况,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了教学认同后,关于学校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理论表层上,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们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导致了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教师要主动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培养,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订适合其学习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从而促进其核心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大家排好队”的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基本的队列行为准则,并使他们认识到在团体活动中有序的重要性。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并利用多媒体,播放不自觉排队的典型反面事例,如下楼梯因拥挤而发生的踩踏事故,使同学们了解到有秩序地排队是多么重要,使学生在公共场合能够自觉地排队,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为公共场合的秩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

新课改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他们的独立性。第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好奇心是他们求学的一个原动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更有力的推动他们的学业。其次,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加课堂教学,从而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形成。通过对“绿色小卫士”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迅速地融入到老师所设置的教学环境中,从而在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良好的品德素质。

(三)创新开展互动教学

提出了通过创造性地实施互动教学,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与问题式教学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使小学生充分参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良好品德等基本素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分析,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小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因为小学生对小组活动的依赖,老师应该在讨论之前制定集体协作原则,并请每一组指定一位记录人,记录每一位同学在小组讨论时的参与,老师会对记录进行评分。教师要在生生互动中明确监督责任和辅助作用,并指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入,避免因为教学任务太过简单、太难而导致小学生无法达成一致的观点,从而影响到小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做好课后教学评价

从教学评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课后评价,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并引导其发展。

(1)小学生评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师生互动较多。为确保学生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应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作业安排等因素,编制互评表,逐一列出评价内容,以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设计自我评估表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回顾学习的全过程,并根据小组评估的内容,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2)教师评价。教师应从课堂巡查结果、师生互动状况、学习成效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指出理论学习、知识认知和实践中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通过对学生课后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地探讨,通过查阅大量的德育、法制材料,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结果运用到家庭生活中,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共同进步,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鉴于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运用评估语言,并尽可能地鼓励小学生使用鼓励性的内容,以防止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抵触。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从课堂上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使其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健全的个性。老师也应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采取有针对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全神贯注,了解一些有关法治的知识,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并以此达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任志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2(12):77-79.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2.026.

[2]李秋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15):120.

[3]程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