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体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8
/ 2

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体现分析

王佳琪 ,董卓

河北外国语学院 050000

摘要:莫言曾说:“文学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德语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促进中国读者对德国的理解和对德国的理解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其他西方文学作品如英语、法语和俄语相比,德国文学的受欢迎程度不高:中国读者可以说,德语文学作品并不多,这确实读得很少,很受重视,很受喜爱。在西方文学殿堂之上,历史悠久、色彩神秘的中国文化一直是西方学者研究东方语言的重点之一。西方接触最多的是中国儒学,西方人也认为道教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德国文学充满了中国文艺和古代圣人。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体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语文学中国文化元素体现分析

引言

21世纪已经过去了20年,全球化正在成为重塑人类生活现实和精神理念的“历史力量”。在多元文化格局的新形势下,德语文学的中国叙事能否摆脱过去的窠臼?从内容上看,作品中的俗文学占大多数,但中国叙事仍然延续着“符号化”叙事传统,但在严肃文学领域,以施益坚(StephanThome,1972—)、乌尔苏拉·克莱谢尔(UrsulaKrechel,1947—)、米夏埃尔·鲁斯(MichaelRoes,1960—)和多和田叶子(YokoTawada,1960—)等为代表的作家们表现出强烈的摆脱过去的中国叙事范式的愿望。他们试图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文学写作的新立足点,在跨文化空间中发掘中国文化元素的特殊审美潜力。

一、德语文学中关于中国文学艺术元素的体现分析

中国文化在十七、十八世纪时期,经过一系列使节、传教士、商人等游记的基础上,由布尼茨、伏尔泰等西方主流思想家的“融汇”以及“误读”, 确实进入了西方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并得到了西方知识分子的高度青睐。在德语文学的创作中,中国文化的元素越来越多,如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v on Goethe)创作的中德四季晨昏,以及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ller) 而这种双向形象更有助于中国文化元素或中国形象在德语文学创作中的运用,而中国也经常被用来比喻奥匈帝国或普鲁士帝国,因此也是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领域第二次出现中国热。 中国文化元素在这种德语文学中的应用一直延续到今天,如BertoltBrecht在戏剧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二十世纪下半叶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引用,小说《中国》(HermannKinder,Kind等待创建。中国形象在欧洲经历了不同的追逐赞美和质疑诽谤的态度,德国作家弗朗茨·卡夫卡(FranzKafka),读过很多中国书籍,包括《中国游记》、《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的翻译》,如新中国的尤利乌斯·迪马、《中国鬼故事和爱情小说集》,,,一会儿卡夫卡经常给新娘写信,信中也经常出现中国清朝诗人袁术的一首诗,而且在卡夫卡写给新娘的信中,几次对袁术的诗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多次与新娘共同探讨诗的深刻含义。然而,卡夫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首诗中的内涵,这与卡夫卡所处的文化背景因素有关。卡夫卡经常把这首诗的肤浅意义运用到自己和新娘的交往中,经常参与夫妻之间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婚姻与否的问题。这首诗是研究卡夫卡与新娘关系的关键,通过卡夫卡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看出,它的内在矛盾在于追求婚姻,害怕因婚姻而失去文学创作所需的孤独。站在自己一边的卡夫卡,以及她所处的文化背景,解读了这个“寒夜”,只看到诗歌中孤独的理论家和爱人的诱惑之间的斗争。最初将中国传统文化,红袖相伴的书生意境以及男女爱情,赋予了西方单身学者现实生活之间产生的矛盾,难以化解这种矛盾的含义。

二、中国叙事美学功能的深化与创新:汉字的跨文化书写潜能

新世纪作家通过旅游、参观学校等获得了真正的中国经验,并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自己的创作与中国文化之间有了更深的互动。中国文化的某些元素首次出现在德国文学作品中,如德国日德作家迈克尔·鲁斯和瓦达的论文,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融入了汉字。在德国文学中使用汉字并不是两位作家的第一个举措,他们是18世纪德国民间作家卡尔·梅、20世纪现代作家霍夫曼、道代、都柏林等。,他们都在德语文本中使用了汉字,或描述了他们阅读汉字的经验,但仅仅把汉字用作异国风情的装饰图案,或突出汉字的奇特性和不可理解性(Schmitt24)。例如,汉字在外国简化,只作为与正文结构无关的化妆品成分存在,从跨文化角度来看,包含汉字和汉字独特性的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没有得到深入探讨。

三、德语文学世界中的“中国形象”转变动机

“中国形象”在德语文学世界的接受和创作中主要经历了“想象-肯定-否定-再肯定”四个阶段的转变,这四次转变前后关联,互相依托,不可分割。中国在德国文学界形象演变的总体轨迹表明,中国形象的每一次转变并不完全基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而是基于德国各个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从他人的角度反映了德国的现实,从而实现了18世纪初,中国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在西方眼中得到广泛承认甚至高度赞赏的文明国家,与改革启蒙时代推翻当时封建制度和奉行文明政策的愿望密切相关。开明的思想家们利用了中国的思想这不仅对他们理解中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接受程度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促进他们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道德和文化发展也有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启蒙思想家加深对中国文化思想的研究,他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国思想的消极和倒退方面。于是启蒙思想家不再一味鼓吹理想化的中国,而是渐渐融入理性思考,甚至进行冷峻的批判,甚至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几位德国哲学家写的《中国形象》一文揭示,尽管有些言论具有讽刺意味,但它们是以书籍和想象为基础的,带有一点偏见和民族主义自信。但他们对中国态度的关注和研究是真诚认真的,对中国某些社会弊病的深刻批评,经常被当时的知识分子忽视。与此同时,必须强调指出,他们的调查结果主要基于传教士和商人提交或撰写的书籍,这些书籍具有高度的主观性和偏见,因此不能充分反映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因此必须保持警惕正如学者钱钟书所认为的,“这是黑格尔的无知和对中国文化的掉以轻心所造成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德国文学出现了很多中世纪契丹、汗等东方文字,作品代表了一个美丽而强大的东方国家,激起了东方国家的地理热情,激发了文艺复兴。许多欧洲传教士在十七世纪入侵中国,主张中国传教士向西方传播。中国的形象不再仅仅是一种物质,而是提升到精神层面。18世纪,德国文化界越来越多地承认中国文学和哲学是中国的代表性和象征性文化,同时引起了更多的批评和诽谤。这也深刻影响了19世纪德国学者对中国的评价这次评价不仅是德国学者的反思,也反映了当时德国的社会思潮。

参考文献

[1]陈丽竹.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革命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001222.

[2]刘健.论新世纪以来德语文学中国叙事的新范式[J].当代外国文学,2020,42(01):142-150.

[3]顾史佳.德语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探析[J].明日风尚,2018(12):98+75.

[4]冯小冰.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5]高婧.德语童话的中国漫游[D].华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