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双减”政策下小学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吕丽

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第四小学  5325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当前我国教育中各层级的管理方面也实现了现代化,而管理工作中的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理念和管理等表象上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实施现代化,即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中的成长和发展,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协调的均衡长远发展。对于班级的管理者而言,班主任不仅要时刻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感受,打造民主平等,和谐交流,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本文结合新课程理念,立足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围绕“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来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优化思路和策略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双减”;教育理念;策略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班级工作始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也会直接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尚未完全发育的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所以小学教育也意味着对学生人生中学习生涯的开启,而且是最需要扶持和激励的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基本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否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开展亦是当前新课程教育理念中所强调的重点。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渗透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不仅广泛尝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更在努力为其学习和发展空间进行广阔的探索,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和精神成长需求。校园生活的蓬勃发展在持续提高着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班级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要配合学校带给学生知识、思想、品德等多方面营养的同时,把握好自身定位,为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目标明确

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强调规则意识,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先将一系列制度建立起来,然后强制要求学生去进行遵守。现而今,自主性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广泛落实,鼓励学生的自我教育,推动教育的内化,这也是“以人为本”核心思想有效渗透的体现。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将自我教育与外部约束进行融合,以科学合理且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来正面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和点拨启发,让学生能够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形成规则意识。

科学和理性的导向是应试教育中所强调的管理意识,这些因素导致了办机关工作的目标逐渐与学生身心和天性的自由发展需求相背离,使很多学生都产生了精神、情感以及行为上的约束。这些作为一个人灵魂和个性独立成长的重要方面,班级管理工作应当通过有效手段来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帮助其成长为独立的精神个体,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来家以及安全,最终达到与时代、社会和文化相融合的具有独立思维意识的个体。

基于从知识主导转向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转变,班主任还需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思想是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所以学生始终都是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力就需要改变原有的封闭模式,以良好的班级氛围作为烘托,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减少命令和强制性的控制手段,转为以服务为主导,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为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要多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这不仅仅是必要的工作学习交互途径,更是十分必要的情感交际。师生不同于其他关系,是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特殊人际关系,其不仅能够推动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体现着师生的生命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健康和谐的现代教育伦理关系。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中坚,应当以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作为调节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单纯意义上教学任务的两个主体。比如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共同目标,让学生自己进行班干部评选,可以是毛遂自荐,也可以是定期轮换,在共同意愿下来稍加引导,毕竟小学生尚未成年,心智等各方面尚未成熟,经验比较匮乏,所以班主任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以督促、启发和指导为主,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从而一同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班级作为学校中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习的组织,通过班级来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各方面进步。因此,在明确班级管理工作的正确方向之后,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围绕学生主体性原则来展开一系列相关活动便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首先,班主任不应当采用统一且过于苛刻的理想化班级运作模式来作为标准,而是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学生身上所存在的个性化差异,通过一个个细小的目标设立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激发他们参与到班级建设工作中来的热情,在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长足进步。一般在每个学期的初期,班主任可以和任课教师、学生一起来结合学校的工作安排计划进行实际调整,充分发扬民主主义,尊重并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学生在明确目标方向后也会更加努力地去实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以自我认同激发内在动力。

其次,班级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充分体现出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从班级总目标到小组目标,再到个人,每个人分工明确,而且允许多样化的存在,只要具备积极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就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归纳到集体活动计划当中。如此一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实际需求得到了体现,而他们也会为此坚持不懈奋斗下去,达到发扬每一个学生身上闪光点和特长的目的,令学生产生对集体的认同感。班主任可以在教室或班级记录册上让学生张贴自己的愿望和目标,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诚信和坚持等良好品德。

任何集体都需要规则和规范来进行约束,从而借助生态平衡确保个体的生存的发展,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班集体需要具备一些相同且能够执行的规则,但刚性的规则却应当去除。所以在以人为本理念下,班级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其独特个性以及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本质思想来进行考量,将制度的制定权力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决定权,使其能够在情感上认可并接受。制度需要遵守,也需要执行,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提升其道德素养。班主任不仅要转变批评、责骂的方式,更要找出问题根本原因来选择科学且恰当的方式进行鞭策。班级同年级、学校一样,只是集体人数上的区别,但其仍属于一个文化场,每一个活动的进行和每一个角落都会传达出其所独有的文化特征,正是这些细枝末节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为了能够使班级文化更加鲜明,令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去认识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自身习惯,班主任可以通过教室装饰,网络班级论坛等途径来对班级日常进行整理和展示,一方面便于学生及时清晰地了解学校和班级动态,另一方面也能够时刻警醒自身。此外也可以设置“心里话”信箱,让学生将自己心中的愿望或是烦恼有一个倾吐之地,班主任也要及时回信,解决学生内心问题,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

综上,“双减”政策下的课程教育是对于学生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理念要贯彻落实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行为中,以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等为目标,从根本上实现科学管理,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戴慧. "双减"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措施的优化[J]. 新课程研究, 2022(13):3.

[2]杜静谊.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分析[J]. 新智慧, 202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