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趣"而"领其味"——浅析小学语文小古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及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得其趣"而"领其味"——浅析小学语文小古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及策

 戴幸花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215151

摘要:新课标指导下,要求各小学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民族文化智慧和伟大之处。而小古文作为小学语文中的主要构成,其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文化内涵有超强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小古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诵读;教学现状

引言:诵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其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所在,小学生想要能够更为精准的分析课文内容,有效阅读十分关键。一直以来小古文都在语文课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其在培养学生语言水平、强化核心素养、陶冶情操和了解民族文化等方面皆有重要作用。但实际部分小学在开展小古文教学时仍会有一些常见问题出现,以至于该类知识教学价值未能充分发挥,为此教师应结合教育改革的全新需求,对授课方法重新调整,以促使课堂教学成效能够全面提升。

一、小学语文小古文诵读教学现状

(一)诵读时间欠缺合理性

    教学改革推动下,虽然已有众多语文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小古文诵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但受固化思维限制,致使少数教师并未做到针对小古文诵读开展针对性教学,具体来讲,课堂上教师依然会将文章讲解作为重点内容,而并未给予小学生充足诵读时间。导致该问题发生是因语文教学任务较重,内容偏多,所以教师想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则会被迫选择压缩课堂诵读时间;也有部分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完成诵读,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未考虑到小学生自主力欠缺这一情况,要知道对小学生来讲,在缺乏监督的学习情况下,其想要熟练诵读小古文会有较大难度[1]。由此即可看出,诵读时间安排欠缺合理性是影响小古文诵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小古文诵读重视不足

    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意义重大,通过诵读小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会有不同理解和认知。但实际部分教师在针对小古文进行诵读教学时仅盲目性认为学生只要有感情朗读即可,而自己只要完成基础内容讲解便能帮助其理解所学内容,该理念充分表明教师对小古文诵读并未重视,要知道基础朗读和讲解确实能够让小学生学会并记忆小古文内容,可并未将诵读作用真正发挥。从年龄层面分析,小学生整体年龄偏小,思维能力薄弱、对教师会有超强依赖性,所以如果教师自身在理解知识点时出现偏差,则必然会对其学习产生直接影响。

二、小学语文小古文诵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以兴趣引导,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展开学习的主要驱动力,换言之,只有当学生对小古文诵读有充足兴趣后,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效落实;同时教师也应明确兴趣对语文教学目标实现和学生学习态度皆有重要影响。鉴于此,小古文诵读教学前,教师应对小学生群体学习阻碍点深入分析,并且要充分挖掘其学习兴趣点,以此构建高效课堂。通过了解后可发现,小古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较远,并且应用极少,所以在学习该类知识时会有极大难度,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该问题解决,则会严重打击小学生学习自信,甚至使其对语文课程产生强烈抵触情绪[2]。为改善此问题,教师可借用故事引入小古文诵读,利用该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彰显故事表现性和张力性,教师也可在多媒体辅助下为学生营造动态化、直观化的故事情境,以此提高教学吸引力。要知道可视化情形作用下,可在调动小学生诵读兴趣的同时,帮助更深层的理解文本内容和突破学习难点。例如,《守株待兔》这篇小古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将情境与故事充分融合,或者也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直观画面,要尽可能的保证小学生看视频、听故事;或者教师也可在教学中将“竞赛”元素引入,诵读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教师也可要求小学生群体以组为单位回答现代文与古文的区别,对于回答最多且最好的小组进行鼓励,通过该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热情,更能让其在情境化、竞赛化和故事化教学氛围中更深层的掌握古文知识。

(二)诵读为基础,提高诵读功效

    诵读是强化语文素养核心关键点,所以在开展小古文教学时教师应对诵读环节特别重视。所谓诵读,是指在准确发音的基础之上能够做到读熟、读顺和反复阅读,从而实现背诵。丰富的诵读经验能够帮助小学生积累诸多文学元素,同时也能对其语言发展充分锻炼,并逐渐加深其对文章含义的体会[3]。鉴于此,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在诵读教学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语感,而在培养语感时,教师应要求小学生能够做到准确阅读字音、语句、并且要对停顿和连接精准掌握,从而读出情感和韵味。以《守株待兔》小古文诵读为例,小学生先要能够将字音读准,但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字词想要准确阅读,教师应从旁指点,也就是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范读、带读,以确保学生通过模仿和跟读能够完成习惯性诵读。另外,对于“读出韵味和情感”这一要求,因学生本身对古文学习无过多兴趣,所以为帮助其奠定学习基础,教师不可设置过多硬性目标,而是应注意引导其在诵读过程中与文章产生共鸣,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

(三)课外拓展延伸,增加古文积累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小古文内容十分有限,所以若仅是依托于教材中的已有知识难以真正做到帮助小学生夯实古文基础、提高学习兴趣。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小学生学习能力为依据,向其推荐不同难度的小古文内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文学视野,同时也能积累更多古文素材。以《小学生趣味小古文100篇》课外读物为例,该读物中所包含的诸多小古文具有较强故事性、易读性和趣味性,如《杀驼破瓮》《小儿不畏虎》《义鹊》等内容皆适合小学生诵读。而在教学课外小古文时,教师可利用故事讲述和画面激趣等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对该类文章的诵读兴趣,并为其后续学习更难的古文知识奠定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小古文作为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其对小学生强化民族意识和发展核心素养有极大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以兴趣为引导、以诵读为基础和课外拓展延伸的诸多方式促使学生群体能够对该知识诵读和学习投入充足热情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马福腾.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诵读的教学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A5):22-24.

[2]储薇薇.“得其趣”而“领其味”——浅析小学语文小古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4):58-59.

[3]朱丹.读出韵味,品出滋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诵读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