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现状

鲍华芬1 ,蒋园圆2

1.溧阳市第六中学   江苏溧阳  213300

2.溧阳市人民法院   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和治国之策,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规范自身行为,为建设现代化的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成年人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正是生理迅速发育但心理尚不成熟的阶段,容易被身边环境影响,情绪不稳定,如果不好好引导教育容易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甚至违法犯罪。所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律观念对学生未来健康成长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未成年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意义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往往生理发育迅速但心理发育明显滞后,他们希望身边的人把他们当成大人来对待,要求被尊重、被理解,渴望独立,有自己的小秘密,但是由于他们社会阅历尚浅,心智发育并不成熟,所以在一些问题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行为。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有上升的趋势,有未成年参与的比如打架斗殴、抢劫、盗窃、强奸等犯罪案件越来越多,所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非常重要。加强法治教育能让学生对法律有敬畏心,明确做错事要承担严重的后果,进而能够约束自身行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未成年法治教育对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得到重视。

二、未成年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法治教育意识不足

学校是对未成年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场所,虽然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开展,但并没有完全得到重视。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法律知识的内容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少,所以教师和学校往往还是更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这样就使得虽然学校开设了这一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些任课教师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对法治教育认识不足,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道德规范的引导,过分强调社会道德而忽略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2、法治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随着国家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和推广,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法治课程,但是课堂形式相对单一,仅限于教师口头传授,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只是简单介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没有实际的案例和教学活动,课堂不生动,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枯燥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缺少实践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

3、法治教育局限于课堂

现阶段各中小学的法治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之上,学生基本上没有实践学习的机会,只能从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习法律知识,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难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利于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影响学习效果。

4、法治教育依赖学校,忽略家庭

学生良好法律意识的形成除了要借助在学校的课堂学习之外,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吸收和掌握,除此之外,家庭环境对学生法律学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所以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只单纯依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家庭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只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缺乏对孩子法律知识学习的关心,没有良好的法律学习家庭氛围,导致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热情不高。

三、加强未成年法治教育的对策

1、提高法治意识

遵守法律法规是每位公民都应尽的职责,学好法律也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所以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学校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增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比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法律知识的教学内容,聘请专业的法律教育老师。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法律知识,丰富自己,提高法律素养,能够联系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引导教育,将法治教育落到实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丰富教学模式

法治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法律法规条文既多又枯燥,而且文字严谨不利于学生学习记忆,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当下的社会新闻事件带到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事件中的人物违反了什么法律法规;按照国家法律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被害人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比如可以用当下大家比较关心的“唐山打人事件”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并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方便学生学习记忆法律意识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维护社会正义的态度,另外也要借此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在面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作为弱势群体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3、与法院通力合作

    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停留在表面,要想真正掌握所学就必须要走出课堂,走到实际生活中去。针对我们溧阳的情况,可以由当地教育局牵头,让各中小学与溧阳市人民法院通力合作,开设“法院开放日”,组织学生定期去法院参观,观摩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让学生在真实的法律案件中学习法律知识。另外还可以定期组织法官走进中小学校园,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法律课.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

4、重视家庭教育,增强家园互动

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不是简简单单几堂课就能完成的,除了在学校有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之外,还需要家长的教育和互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在给孩子提供良好物质生活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道德素质的培养。有些学生在家庭中习惯了家人的宠爱甚至溺爱,不懂得尊重他人,使得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出现各种不和谐的问题。家长要注重对孩子道德素质的培养,平时要从待人接物、说话习惯上等对孩子进行引导,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与家长要加强沟通,多组织一些有利于法治教育的活动,比如邀请家长来学校和学生一起观看法治电影;召开法治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才能有效预防其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这不仅要求学校和教师高度重视,也需要社会各界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让社会公民都能学法、知法、懂法,为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J].李黎.新疆社会科学信息.2014(5)

[2]法制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汪瑛.活力. 2019(02)

[3]浅谈青少年的心理教育[J]林明生.团情快讯.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