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提升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

李丽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翰林街道小关小学  553537

摘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已经不再单方面地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仅次于学校教育的一种更加重要的教育形式。在这个背景下,小学阶段就必须重视家校沟通。小学班主任作为连接家庭与学校的桥梁,小学班主任的家校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经验表明,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并不尽善尽美,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出现沟通方式比较固化,缺乏灵活性;沟通过程比较生硬、程序化、不注重人文关怀;缺乏系统性计划等问题。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采用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在沟通过程中注重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对学生的关怀和情感交流,从而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提升家校沟通能力。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策略

引言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家校合作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完善家校系统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增效共识。2021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中小学校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并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同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将“家校沟通”作为教师综合育人能力之一,要求教师掌握家校沟通交流的渠道和途径,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等进行有效交流。因此,提升教师沟通胜任力,探索胜任特征获取途径既有利于改善“双减”政策的执行效度,又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教育质量。

一、小学阶段家校沟通的必要性和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学习科学知识,以及培养品德素质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同时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三种形式的教育影响。因此,如果不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那么这两种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不仅不能起到优化作用,反而会因为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毁于一旦。家校沟通有很多好处,好处之一就是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构建起一个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家长科学、正确地认识教育,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受教育情况,增加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包容。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家校沟通,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个人的性格特点,方便班主任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和育人成效。家校沟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回到家与父母相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校和家庭没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就会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一种不确定性和怀疑的心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完美地融合,从而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小学低年级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家校能否有效联动,协同育人,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家校沟通的水平。当前一些班级家校教育方向相互掣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沟通不畅。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班主任对学生家庭缺乏深入了解,家校沟通缺少针对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可塑性较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品质等素养尚未定型,尤其需要家校之间深入沟通,有效联动,形成教育合力。二是缺乏双向积极主动的沟通。小学低年级家长大多是“新手”,缺乏家庭教育经验,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但据的观察,当前很多班级家校沟通模式主要表现为从学校到家庭的单向传递,且以学校、班级活动通知及学生在校问题通报为主,家长大多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位置,其教育焦虑很少得到有效缓解,对于家校合作热情不高。三是家校沟通方式快捷、便利但许多时候流于表面。不少班主任主要利用社交媒体与家长沟通,忽略了家访、家长会、电话访谈等传统方式,频次虽多,却没有清晰传达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也就难以获得家长的信任,大多时候是无效沟通。就此而言,如何构筑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三、提升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

(一)聚焦家长关切,解开家长心中的“疙瘩”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充分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学校聚焦“双减”之下家长最为关切且理解又不够充分的一些问题,解开家长心中的“疙瘩”,消除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忧虑,全面、透彻理解“双减”措施,切实承担起孩子成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例如,家长的“自家孩子有需要,为什么不提倡去学科辅导班”这一问题,就涉及维护教育公平、秩序和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等方面的关键性因素,一一给家长讲清楚,家长就能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初衷。再如,“成绩不优秀孩子能优秀吗”这一问题,就要和家长交流:要培养优秀的孩子,成绩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激发孩子学习的自驱力、通过孩子的能力素质;成绩的确可以靠学校、老师的努力和家长的实力来提高,但是,“搞题海战术”“进辅导班”的代价就是剥夺孩子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的权利;相反,如果学校教育提质增效了,家庭教育跟上了,从小给孩子一种良性教育,就能培养出来一个独立自主的优秀孩子;如果家长只想花钱、不想花时间和爱心陪伴孩子,不想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实施亲子教育,势必会拖孩子的后腿。像这样诚恳解决家长心中的疑虑,解开家长心中的“疙瘩”,就能引导家长迈向家校协同育人的目标,促成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形成。

(二)提高培训针对性

近年来,为了促进教师家校沟通能力的有效提升,各地政府已经在分层、分类培训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在分层培训方面,多数是按照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对适应期、胜任期、提升期以及创新期教师进行划分,对教师专业发展层次和适应改革形势的持续发展却难以提供很好的支撑。本研究形成的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以及测评工具,一方面,有助于一线教师实现家校沟通能力自评,了解自身家校合作能力的发展水平,正确选择培训需求方向,弥补教师欠缺的胜任特征内容,帮助教师关注更高层次的胜任特征培养,尤其是引起对特质类胜任特征的关注;另一方面,能有效服务于培训部门,将心理测评诊断结果作为分层培训依据,据此设计研发更具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课程体系,尤其是通过情境模拟项目的展现以及问题处理能力的生成促使教师不断获得经验以促进其家校沟通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教师参与度。因此,抓准不同教师个体亟需提升的关键沟通胜任特征要素以及要达成的目标设计差异化的课程模块,开展分类、分层培训,是提升教师家校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发展文明进步的现代社会,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再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占有重要地位。家校沟通工作就是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从而使学生在这两种方式的教育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春兰.小学低年级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04.

[2]魏海莉.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家长,2020(09):69-70.

[3]张彩玉.小学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机制的逻辑建构[J].家长,2019(13):65+67.

[4]陈淑娟.论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家校沟通[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