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新课标  生根在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理解新课标  生根在课堂

张欣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白山小学校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61

摘要:在当前新课标要求下,要紧随时代的发展要求,在课堂中进行落实,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融入到知识学习中,提升教学效率。要真正理解新课标,并将其进行落实,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措施

在当前新课标下,要能够基于课堂实际,将其融入其中,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将新课标落实到课堂中,促进学生的优化发展。

一、引导预习,提升学习效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并非单纯的看一遍书本,而只是要进行说明,如果哪些地方还没弄明白,课堂上就要重讲,这样听讲质量才好。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比如可以在学生临下课时按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情况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行从书本上查找回答以增强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在下节课可以再提问给一个学生看一个学生的课前预习记录,留下的问题也必须要提出,不然时间一久,学生对自己留下的问题就更加不注意。

二、做好充分备课,满足学习要求

不管是在普通课堂上,还是通过多媒体教学,都要做全面准备,充分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多读和课程有关的参考资料,在课堂上还要适当做一些补充工作。如果教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或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可能会产生质疑。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写好教案,烂熟于心。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要准备好教案,在上课前后多演示一遍,上课时才能够游刃有余。正确理解学情也是备课的重要方面,如果连学情都不明白,耗时费工的说着学生理解不了的知识,不能有效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显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了解学生,课下收集意见或提问给学生都可。或者找各个阶段的学生,查看学生预习后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学生对老师又有哪些意见,在上课时老师主要解释了其中出现的问题,如此教学才能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选择有效的部分并对教学方法做相应改变,使其真正地适应了学生的要求。

三、锤炼语言,集中注意力

前期的准备都做完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上,教师必须要把握时间调度好,组织一个流畅的课堂教学。在一个流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精练流畅的话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师精准生动的话语往往可以抓住学生心弦,从而增强了学生有意注意进而对于知识点的了解。教师话语也要做到既通俗易懂还要精练,而不是晦涩难懂、还啰嗦。当然这也并非说教师讲课时就可以说一遍也不重复,教育重点的内容也是要反复,教师通过复述或者增加自己声音力度,来吸引学生的格外关注。教师在有效流畅的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与练习紧密结合,而非过去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里,教师要严格控制教学课时,把其余的时间交给学生。这种时候的问题要由学生分析和探讨,最后由学生来解答。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阶段的问题要由各个阶段的学生来解决,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有一些时间给学生作训练,当堂巩固。练习的资料选择一定要做到少而精,这也就要求把老师和学生手边所有的资料都及时地做了,并挑选一些问题放在课堂上来练习。

四、优化内容,提升课堂质量

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从全方位理解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全局性、个体性、差异化,并制定适合新课程的教学。和以往的教学规划比较,新版的教学标准减少了要求,更加强调对学生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技能的训。也摒弃了以往注重教育学生过于专业,深入了解教学要求的方式,同时加强了对学生探究知识方法能力和理性学习能力的训练。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特殊的社区文化氛围,造成了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考方法,不同的兴趣,也有着不同的成长发展。在课堂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绝对的,主要体现在认知方法上和思考方式上的差异,还有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上的不同。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差异,为适应个性化的需求而编写多元化的课程。首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要求与学习计划,并通过对情境的创设、学习流程的展开、训练的进行等,尽可能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另外,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针对学业上有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善于予以关注与支持,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点滴前进。而针对新发生的问题,则要不厌其烦的指导学生剖析其发生的根源,并指导学生自行去改变,以此提升学生的求学兴趣与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老师应给学生一些适当的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练习,使学生有一个吃的"饱"的感受。总之,精心设计各阶段的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学习相应的知识;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群体在课堂获得不同的提高,切实地提升课堂质量。

五、优化气氛,提升综合素质

在课堂中,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抛开老师架子,认真地开展好课堂教学,与学生一起参加讨论提问、发表意见的过程,并一起交换成功的学习体会,创设文明、和睦、公平的教学环境,并缔结好朋友式的情谊纽带,共同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由于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终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所面向的则是眼界宽广、思想灵活多样的现代型年轻人。所以,新课堂标准应有一个文明、和平、公开、合作的课堂气氛,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独立思考,并敢于提出各种建议。关注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公平和谐人际关系。注重学生情感意志动力、宗教信仰等人性因素的价值。关注老师和每位学生之间在教育中的共同活动等,以促进人性的发展。在展现新课程的教育标准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是倡导者、教育家、引路人,以学生的自主探究、自我探索、自我学习为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语

总之,在当前课堂教学中,要能够紧随新课标的要求,做好备课环节,不断的优化所学,在课堂各个环节进行落实,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需求。只有真正的理解新课标,才能够在教学中进行落实,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勇.新课改的智慧教室和课堂教学改革[J].文理导航(上旬),2022(10):31-33.

[2]李红芳.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理念[J].山西教育(管理),2022(09):16-17.

[3]周迎春.发现性学习与新课标视域下课堂教学模态创构实践[J].创新人才教育,2022(04):44-47.

[4]郭蕾.理解新课标评价理念,优化课程评价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2(24):5-8+16.

[5]栗忠录.新课改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2(Z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