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特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2022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特点分析

吴丽群

湖南省常德市第七中学

2022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一如既往紧跟形势,精准把握时代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配合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和“双减”任务要求,具体来说,有如下特点。

一.坚持立德树人,建设文化自信

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践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的科学定位,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为国家和社会选拔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科学设计内容体系,充分运用“语文的”方法实现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保障高校生源质量的目标。在试题素材选择上,有机融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生动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现代文阅读Ⅰ由两篇高度关联的材料构成,其一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材料二摘编自郑敏的《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主要讨论重建中国本土诗歌传统和传统诗论的现代转化等问题,通过分析“古典诗论的当代人文价值”,进而提出“没有传统何谈创新”的核心论点,与材料一的核心观点紧密相应。这两篇文本都彰显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紧跟时代步伐、建立文化自信。材料的“政治性含量”很高,但问题设计却完全是“语文味”的,第 4 题和第 5 题均要求学生运用材料一的理论分别对社会现象、文学现象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梳理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又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启发学生思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观念在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当代价值,进而起到“引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科学理论提升认识、指导实践的教育作用”。这些良苦用心及体现出的选择试题素材、设计问题的特点,在其他部分的试题语料和试题选项中也有充分体现。如语言文字运用Ⅰ选择我国军事、航天领域科学家艰难探索的故事作为素材,写作选择以“国粹”围棋的“三手”棋理启迪青年学子,都是充分发掘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巧妙融入试题中,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特别是作文命题体现出鲜明的写作育人导向,引导学生重视打牢基础,加强对规律的探索,不要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力图让考生在写作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实现个人内在修养的提高。

(二)落实德育培养目标

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备的特性,在

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一是试题素材选择上突出德育引领,现代文阅读Ⅰ直接选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论述,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试题;所选宋词表达的对“日日是人日”的向往,传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写作部分关于围棋棋理的阐述与申发、语言运用部分关于当代中国建设者事迹的引入等,都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引导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二是在以德引领的同时,考查能力以智为基。德、体、美、劳的考查与引导,都建立在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和关键能力考查基础之上,如写作以传统体育运动围棋的棋理为引,启发学生感悟思考,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是构建体现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呼应的情境,如宋词中古代劳动美好场景的描述,语用板块Ⅰ中当代科学家的刻苦攻关事迹,语用板块Ⅱ素材对减肥与健康的探讨,这些贴近学生语文学习实际的选材与情境设置,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情境有机融合,自然呈现于语文试题当中,形成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效果。这对语文学科形成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考试内容体系,落实五育培养目标,助力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三)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新高考语文Ⅰ卷对考查内容的设计,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深度契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和高校人才选拔。

试题设计积极与新课标要求相协同,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认同和运用。新课标指出要“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点在试卷的第 1-5 小题、14、16 小题等,和 23 题写作中均有不同程度体现。信息类文本阅读,使用了多个材料的组合,试题的设置也是对新课标“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方面的异同”等要求的体现。

新高考Ⅰ卷还突出了对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一是从社会发展变化对人才的新要求出发,加大了对学生在信息时代应具有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二是强调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在现代文阅读Ⅰ的设题中得到突出体现。三是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考查。今年语言文字运用题,较去年减少 2 道选择题,且把成语考查由选择改为填空,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也提高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区分度。尤其是 21小题,考查人称代词“你”的用法区别,相对提升了语文学习的“学术”意味,这也符合新课标“阅读语言文字著作,学一点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现象,有兴趣探索语言文字方面的规律和问题”的要求。四是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考查。小说阅读第 8 小题分值增加 2 分,但难度有增加;第 9小题考查“改写”带来的文学效果,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考查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和文学评价能力。

(四)有效提升区分能力,探索评价方式创新

新高考全国 I 卷考查深度符合学业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层次要求,难度总体设计和梯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这有利于提升试卷的区分能力,拉开分数差距,体现学生水平差别,从而有效实现高考服务选拔的核心功能的实现。同时,全国I卷在试卷题型结构、分数结构、难度结构诸方面进行了微调,设计推出了一些新的试题呈现方式,显示出在探索评价方式创新方面的新努力、新成效。具体讲有下面四个方面。一是客观题减少 2 道,主观题增加 2 道,学生应试时思维量增大、思维难度增加,书写量也加大了,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全卷的难度。二是围绕语文学科主干内容,加强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重点对语用能力、思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学科认知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 4 小题、第 5 小题,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基础上运用材料一、二提出的理论与方法,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的深度学习和思考空间都十分宽广。三是重视基础,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文言文阅读中的第 11 题、语用板块的 5 道小题因文设题,设问巧妙,又允许学生从多角度作答,使“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的收益大大降低,反套路、反应试的引导指向十分明显。四是深度考查素养。命题将把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推向“深水区”,语用板块中对成语的考查,由选择题变为直接填写答案的填空题,试题答案不唯一,由单一而变为开放,学生作答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得分,考点也相应从

单一考查近义成语差异的辨析加上了考查成语的积累与应用。第 9 小题要求学生比较《江上》对传统的“渔夫拒剑”的改写产生的文学效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进行个性化解读。既有开放性,又有一定规定性,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深度考查。而作文以围棋中的“三手”导入,要求学生写出感悟与思考,重点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特别是与往年作文讨论“二元关系”有明显区别,嵌入“三元思辨”的概念,能够有效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到性。

总之,2022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全卷结构基本稳定,部分题型、题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并创新推出了部分新题型,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加快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并用于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