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文化视域下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质量文化视域下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许国英 ,李华

淄博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摘要:从质量文化的蕴涵、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入手,探讨了传统文化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以大学语文等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为例,剖析目前高校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质量文化视域下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建设启示及培养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质量文化  课程建设

质量文化是质量管理的精华所在,没有一种积极的质量文化,质量管理就不可能取得成功。“真正的质量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对所做的事情充满了自信和骄傲的人们。”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也必须通过高校质量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出积极的支持全面质量优化和提升的校园文化,然后再通过这种积极的质量文化,潜移默化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一、传统文化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质量文化的蕴涵

文化最具特质的表现,就在于群体共有的基本价值观念作用于群体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同时,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也可以反作用于群体的基本价值观念。

质量文化是伴随着人类自 20 世纪以来的质量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质量实践活动最初开始强调技术范畴,随着人们在质量实践活动中对质量认识的不断深入,进而演变成一种文化——质量文化,即在一种共同性价值观念营造的特殊文化氛围影响下使质量意识付诸行动。

高校的核心使命是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求。因此,高校的质量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高校质量文化体现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它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和重要内涵,其建设的实质在于优化和提升高校文化,使高校文化体现质量导向,为确保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质量文化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构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要求,是为了向相关利益人证明其拥有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而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技术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质量管理系统。

文化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基本作用机制。这是因为,构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建立一个良好、长效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还是有差别的,按照计划、采取行动构建一个质量管理系统相对来说更容易,而至于其是否良好、有效运行却是难以控制的。质量保障机制要真正发挥作用,要求高校的质量理念、质量追求融为高校全体人员共同的价值观念,使质量作为全体成员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内化为全体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追求。

二、传统文化课程的现实思考

(一)高校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育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的教育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在教育观念上,应矫正对经典的片面认识,客观全面评价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从教育传统来看,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之于中华文化,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渊源有自交互作用。

因此,在人文素养课程设置中,应大力倡导和切实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次,在课程建设上,整合教学资源,完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扩大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受众面。在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校现有传统文化核心课程体系,教师与教材资源,教学保障条件有待完善。为此,需要进行传统文化课程整体规划,加强核心文本课程建设,拓展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路径;利用人才和知识资源优势,鼓励优秀教师讲授核心文本课程,举办更多跨学科讲座;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加强教师培训,变革教学方式,提高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成效。

在各模块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与西方人文、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类课程均属限定性选修,且无任何一个模块完全放置传统文化课程。

为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课程的育人作用,我们应全面认识传统文化课程的价值,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程定位上,应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列为人文素养教育核心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贯穿“经史相合”的理念,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授课方式上,采用阅读、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领悟能力。广泛开发和有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完善课程教学管理,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凝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及启示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等层面的专指性,使其对传统文化的涵盖带有断面化和潜隐性的特点,藉此,以“大学语文”课程来完善传统文化的“点”和“肌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机鲜活的生命体。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导引和塑形的作用。

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定位于“高校素质教育”范畴,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仁爱精神: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仁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第 二,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现代国家、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是其内涵之一;第三,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国儒释道自古重视主体人格精神;第四,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中和即中庸,即同和;过犹不及的精神;执两用中的精神;第五,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按此界定, “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相符合。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

(三)传统文化课程质量建设培育路径

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在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中,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发展,将高校现代化的气息和厚重的人文底蕴相融合,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形成现代高校既具有文化特色又有人文积淀的的特点。

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任课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授课方法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一所高校必须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性文化,弘扬传统与倡导创新并举,具有开放意识和全球意识,创新高校文化模式,扎实推进,才能建设出深具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的现代高校质量文化。

参考文献:

1吴颖珊.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2. 

2郝美玲.  质量文化视角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8.

3刘德仿.高校质量文化及其意义[J].  盐城工学院学报, 200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