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实效,家校共育人——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家校互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双减落实效,家校共育人——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家校互动

黄丽芳

中山市坦洲中学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67

摘要:为了“双减”落实效,让教育的主阵地回归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都必须要转变,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不断家校合作,通过合作形式、内容上的转变,达到家校共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实效 初中生 家校共育

一、“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减轻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义务教育的主阵地回归学校,20217月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其本质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秋季开学后双减政策正式全面落地,刚刚开学教育部就提出了三不允许和分类明确作业总量:跟初中生息息相关的是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很多学校为了响应号召,老师开始少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学校的作业少了,课外补习班没有了,学生负担减少了,参加各种活动的时间多了,“躺平”的学生也多了,“双减”不是躺平,而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科学安排,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如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无论在什么教育政策下,都需要家校双管齐下,有效展开家校共育。

二、 家校共育的途径

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很多的父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投入大量的资金,结果却把孩子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和孩子都深受其害,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我种了一个小宝贝,却收获了一枚炸弹。这枚炸弹就是青春期,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他们大多有理想,有抱负,是热血青年,渴望长大,为自己做主,想为改变现状做点什么,但是他们又太年轻,易冲动,他们的文化水平和阅历不足以支持他们做出理智正确的判断,他们可能会走弯路,会迷失方向,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此时有的家长怒气冲冲,不能心平气和地跟学生沟通,结果适得其反,闹得不欢而散;有的家长不敢管也不想管,干脆躺平;有的家长很认真地管,但是管不到点子上,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家长和学生的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此时的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空有一腔的热情,不知道如何该怎么用,这个时候的学生和家长都特别需要有人提醒他们可以怎么做?该怎么做?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可以用,因此,双减背景下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科学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浅谈一下几种有实效的方法。

(一)双向沟通

一要与学生沟通,学生迈入初中的大门,意味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跟原来完全不一样,学习的课程增多,内容的加深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使得很多初一的新生很难适应初中生活,加上学习上难度上的增加,身边同学的竞争力的提高,使不少学生失去了自信心,产生焦虑和畏难的情绪,甚至导致厌学现象的产生,如果此时家长和老师批评几句,学生可能会“破罐子破摔”,这个时候的学生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学校生活,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开展主题班会或主题活动:九月教师节重阳节,尊敬师长主题教育;十月国庆节,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十一月校运会、期中考试,目标主题教育;十二月,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励志主题教育……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把热情和精力都放到当前的活动中来,让学生觉得有事可做,通过实现一个个的小目标,慢慢地接近终极大目标。

二要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根据“望闻问切”与学生相处。“望”顾名思义就是家长见到自己孩子放学从远处走过来,是兴高采烈?或是面无表情?或是怒气冲冲?还是一脸的沮丧?这一眼可以判断孩子目前是什么心情,尽量地避免在孩子难过、沮丧的时候再去批评孩子;“闻”是孩子走到家长身边时,家长闻到孩子身上的气味,是否跟平常一样,有没有出现特殊情况?如果孩子身上忽然有了香水味或烟味那家长就多关注学生了;“问”就是要引出孩子的话,如果孩子很开心,不用家长问孩子也会自己报喜,如果孩子不开心,这个时候家长要尽量当好一个树洞的角色,多听孩子说,少打断孩子,让孩子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切”就是根据孩子目前的状态,等孩子吐槽完了,家长再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提建议,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谈谈家长的看法。让家长和学生换位思考,多为对方考虑,这样可以减少摩擦,用科学的方法跟孩子和睦共处,共同面对孩子升学后遇到的问题,还要根据每个月的主题安排好活动内容请家长好好配合,比如十月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家长可以带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去参观,拍照、拍视频和做笔记,回来分享给同学;或者家长带学生到书店、图书馆找一本好书,介绍给同学;学生寻找身边的英雄人物,把英雄事迹分享给同学……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同学,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既锻炼了学生和家长,又拉近了亲子关系。

(二)精心准备设计特色活动

本着自愿的原则,组建得力的家委会,做好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帮助学校开展家校共建工作,传达学校的各项通知和学校教学理念,反馈学生家长意见,参与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参与学校饭堂的监督,以家长的视角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智力保证。

利用家委会的先锋带头作用,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家委参加设计以班级特色的主题活动,例如可以以阅读特色为主题的活动,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以课堂为主,通过名著阅读大PK、一人推荐一本好书等活动,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以课外阅读为辅,通过亲子阅读,创设图书角,共读美文,家长送书进课堂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通过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美文共读、社会实践、传统文化表演的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各种形式努力营造“书香班级”。也可以以学生动手能力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例如以课堂为主,在地理课DIY地球仪,历史课DIY自己感兴趣的文物或还原历史的人和物,以课外实践为辅,开展《急救讲座》、《消防安全讲座》、家长送课到课堂等活动,通过模拟演习、急救比赛、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个特色活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三)家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最快捷的了解一个学生的情况,家访是最好的选择,家访是学校与家庭沟通最朴实、最直接有效的桥梁,老师、学生、家长共处一室,促膝谈心,面对面的交流,遇到问题就说出来,大家商量着尽快解决,不拖泥带水,这样的沟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师利用晚上下班时间或者周末,走到学生家里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看看学生的小书桌,看看学生家里是什么人在照顾他,了解学生目前遇到的难题是什么,跟学生和家长聊聊天,走到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去,做学生和家长的知心人,让学生和家长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身边是有温度的,困难是可以商量着解决的,让双减后的家长理解政策,信任学校,配合学校,双减背景下的家访更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的家长更加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帮助,教师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等力量,让“双减”后的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郑敏兰,《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初探《中国教师》2021年第26

2017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谭爱香 浅谈“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2022年《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