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5
/ 2

职业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刘超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要: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而言,应当始终秉承终身体育的教学指导理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能够贯彻落实终身体育宗旨,目的在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身体素养、培育其终身体育的积极意识。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及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健身意识;行为分析

当下,全民体育、终身体育口号的提出使得体育成为大众常见的社会文化形态,更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体育意识指的是在参与体育活动或体育项目过程中,人们对于体育重要性的认知及由此所产生的思想观念与心理活动统称。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大学生的体质发展至关重要,这就离不开体育健身意识的培育,只有树立了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才能够自发、规律开展体育运动,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体质。

一、职业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现状

根据调研显示,当下高职院校中,学生在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中主要表现有:

第一,对于体育健身的重要性认识上有所提升。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均为新时代的00后,他们对于体育运动有着相对科学的理解,绝大部分的高职生认为体育健身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都能够认识到体育健身对个人体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因此,在体育健身意识上,绝大多数的高职生是持有科学认知的。

第二,对于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上,调研显示,部分高职学生认为是课程设置的需要,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出于个人兴趣,例如有的学生热爱篮球运动,会自发去组队打篮球。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够实现强身健体和塑形减脂的效果,为了保持身材也会积极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由此,在动机的构成上,有主观与客观两种,且大部分学生在主观上能够自发参与到体育健身运动中来。

第三,在体育运动形式上,调研显示,大部分的学生是通过高职体育必修课来参与其中。其他的学生是在课外活动中参与体育运动中,还有极少数学生会走进健身房、俱乐部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健身项目,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的体育运动形式相对单调,以课程教学为主。

第四,在体育运动的时间和频率上,大部分的高职生每周至少两次,每次约为45分钟,这也是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时长。还有少部分学生每周至少四次,每次约为半小时,主要是在校园打球、跑步或是在宿舍中自发健身等。尤其是男女生之间对比,男生运动时间和频率要比女生明显要多。

二、影响职业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因素分析

第一,受到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的影响,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健身运动中来。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器材相对陈旧、场地不大,由此影响了学生自主参与健身运动的积极性;第二,受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及形式相对滞后的影响,在内容上缺乏时代性和趣味性,在教学形式上相对传统,学生难以参与其中;第三,受到市场中体育健身行业的冲击,很多高职生更热衷于进入舒适的健身房,冬暖夏凉且能够接触到很多流行的运动项目,相比之下,高职院校中的课程与配备就难以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第四,受到校园氛围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校园恋爱以及忙碌于社会兼职等,缺乏校园文化的积极引导,不仅影响体育健身意识的培育,更对个人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职业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建议

(一)学校做好终身体育教学的宣传工作

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更关注学生群体个人能力的提升。体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也应当重视高职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培育与综合素养提升工作。首先,学校应当积极宣传终身体育的理念,无论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还是在各种体育类活动、竞赛中,都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个体心中培育出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其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应当有意识去引导,在确保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注重体育意识的培育工作,如可借助提问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借助体育动作示范来发展学生的运用能力,借助小组合作来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都是体育建设意识不可或缺的元素,有目的、有规划开展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并对体育运动产生持久热烈的情感,这对于发展学生的体育自主意识、发展体育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育人作用。由于高职院校中,体育课时相对较少,因此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借助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也能够培育学生的体育意识,例如,通过举办体育运动比赛、体育知识讲座或是加入体育俱乐部等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发参与性,能够有组织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培育学生积极、自信的意志品质。

(二)迎合需求,丰富学校的体育器材类型

体育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健身意识,能够通过不同体育运动的规范、系统学习从而起到增强个人体质的效果。因此,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始终秉承培育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质的指导思想,并且在实际教学中也尽量应以运动技术类教学为主。学校应当迎合学生的运动需求,不断丰富学校的体育器材类型,例如深受职校学生青睐的划船运动、瑜伽运动、拳击运动等,在当下很多职业院校中并没有单独的瑜伽房、拳击室以及划船设备等。一方面,院校可以建立体育活动休闲中心,内设瑜伽房、拳击室等,从而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运动喜好;另一方面,针对院校中体育器材老化、陈旧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申请资金引进新的体育健身器材,丰富体育器材的种类,不仅能够实现体育运动器材的多元化,还可以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提升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

(三)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必要创新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创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形成科学的行为规范,主要从两方面开始着手:一方面是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创新。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当与时俱进,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彰显时代性、科学性以及知识性的特点,在教材的内容上坚持改进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能够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与专业特点,能够选择适宜学生、场地和师资等的教学内容。在选编教材中,更要注重对高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关注,尽量多融入一些具有趣味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女生普遍热衷的普拉提、各类瑜伽运动等,还有男生喜爱的自由搏击、台球运动等,这样才能够将新兴体育项目规划在课程体系中,实现教学内容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当下高职院校学生都是典型的00后新时代青年,他们对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更感兴趣,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在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体育课程育人主渠道的作用,达到培育学生健身意识与体育能力的目的。如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以及游戏教学方式都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结束语

综上,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应当始终与终身健身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将学生的体质培养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当下,高职院修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必然朝着终身体育的目标前进,这将有助于高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育,甚至影响个人一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占通.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教学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2):155-156.

[2]黄经纶.新时代高职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究[J].体育风尚,2022(06):140-142.

[3]王荣.构建“三位一体”的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模式路径[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4):34-36.

[4]陈烜辉.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高职体育教学研究[J].运动精品,2022,41(02):42-44.

作者简介:刘超(1987-),男,新疆北屯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