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5
/ 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郭珊珊

双辽市第五中学

摘要: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包涵了不同的科学生物知识,同时还涉及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因此对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生物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态环境教育;实践与体会

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绿色环保观念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为了能够有效促进环境保护教学进一步得到开展。我国部分学者提出应将环境科学知识教育逐渐渗透入到生物学科知识的课程教学中。这在我国初中生物环境教学活动中这种主张逐渐得到了实践,初中生物教师就是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让这些学生也在环保意识增强的同时更好进行环境保护实践。

1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生态文明理念有待提升

初中生物课教学环节中蕴含的丰富且生动的生态文明知识,如生命的起源、自然界其他生物基本生命形式,以及人类及其与构成地球上其他生命一切基本生物体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等。在教学研究工作进程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引导广大学生们通过科学文化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的生态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可以切实地帮助学生能够比较客观地了解生态文明的实质意义与深远作用。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态文明的理念不强,对人类和环境的整体性关系认识比较模糊,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对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认识也不强,势必会阻碍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的实施。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生物课内容还是主要围绕人类社会整体的各种关系组织开展的,而长期忽视掉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教学。

1.2教育的载体有待丰富

教师在尝试对学生进行的生态文明方面教育工作时所需要选择使用的课程载体还是比较相对单一,大多数教学模式还在利用传统的课本输出模式对成年学生进行的生态文明课程教育。实践证明,作为教师需要开设兴趣小组、进行保护环境的交流和讨论、布置过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短文等来不断丰富教育的载体,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生态文明教育。在构筑现代的中学生物课堂渗透教学课程体系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育科学理念,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学习兴趣,引导每个学生培养他们的正确并树立正确的自然保护观。

1.3教育的范畴有待扩宽

生物教学不应局限于书本、教室、实验室,还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让学生到田野中、大自然中学习生物学知识,也可让学生到电视、网络中学习生物学知识。调查发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很多学生表示不确定或不能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契合点,这说明我们的生态渗透教育的范畴仍然存在局限,没能实现大范围的普及,这就使得我们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渗透教育范畴仍然比较局限,没有让渗透教育的效果得到有效发挥,因此,生态渗透教育的范畴有待进一步扩宽。

1.4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待加强

在中学生生物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侧重点持不同观点,尽管多数教师认为应该采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但仍有部分的教师认为侧重理论教育或者侧重实践教育。产生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认为初中生应该抓好理论教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从理论教育抓起,也有一些教师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主张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因此,认为实践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把握。

2在初中生物的教学渗透生态环境的教育策略

2.1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

当前学校使用的初中生物教材在里面都几乎无一例外都明确强调了生物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中生们作为我们国家未来发展乃至社会文化进步方面的主要接班人,要重视对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方面的相关知识培养。比如我们在生物技术实验与生物教学设计中,老师也都会比较直接的讲到诸如工业废水大量超标和排放污水可能直接导致大面积严重的山区河流水污染、酸雨还会导致部分山区土壤过于干旱及贫瘠、过度的林地大面积开垦等等将水污染导致我国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等一些具体生态环境。此外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介绍当前环境受污染或者破坏事件的具体的情境案例。让学生真正要学会通过了解本案例来初步认识到了当前的环境污染现象和污染对整个当前整个人类社会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和危害,从而能够全面地强化广大学生社会应有的科学环境保护精神和文明生态意识。所以在初中生物课教学环节中,老师要特别强调中学生一定要高度关注国家发展情况,带领学生从国情条件出发集中思考环境生态安全保护的科学方式,学生客观正确来看待环境保护这个现实问题。

2.2挖掘教材内容开展环境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环保的主观意识也是他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思维模式与认识心理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的中学环境知识教育的主要方向是进行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教育,并不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围绕环境保护基础为核心教学目标,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习惯。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平时在实践教学实践中更需要去深入去探究教材体系中重要的教育内容,利用好这些特色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开展绿色环境主题教育准备工作。例如,在生态植物学教学过程中,根系唯一的生态作用其实就是保持自然界水土光合作用,其教学目的是阐明绿色植物生命对保护人类物种生存发展的意义。教师通过在教学内容中结合当前环境学科教育实践的新渗透点。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能够分别从不同情境的认知层次广度与感知深度变化中逐步找到教材环境和教育理念的潜在渗透点,并且尽快将这些隐含的教学内容,能够准确反应表现在生物教学实践中。

2.3利用主题班会渗透环境教学

教师要在班级教学环节中注意要能够有目标针对性强地注意培养每位学生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不仅仅可以从一些生物基础知识的教学讲解入手,还可以定期为学生分组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班会,让学生真正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活动的实际重要性。例如,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以“动植物濒临灭绝”为主题开展班会,学生要自愿选择组成两个学习指导小组,每一个组指导学生班级的班级数量也不能一次超过至少十人,每个教学小组也都应当有固定一名学习组长专职负责组织工作。班会教育中要求清晰生物出现濒临灭绝的生态情况,我们学应当怎样采取一些合理的补救措施去防止这些自然问题现象的出现。然后再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并归纳总结教学知识,利用生物主题班会进一步提升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投身到环境生物教育学习环境中知识的主动积极性。

3结论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教育与课堂的理论教育得到生态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完善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更多是通过渗透的模式来进行,学生专业性的生态知识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在生态文明方面的专业素质也得到提升,教育方法不断完善,从而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兴友.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环境教育[J]. 中外交流,2017(1):132-132,133.

[2] 李向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和研究[J]. 考试周刊,2017(69):155.

[3] 蔡健霞. 简析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新途径[J]. 新课程,2021(8):160.

[4] 郭弘光.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研究——以新疆喀什为例[D]. 喀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