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联结,让儿童学习迁移真实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创设联结,让儿童学习迁移真实发生

张洋

南京市同仁小学

【内容提要】在双减政策下,为了响应“双减”政策,提升有效学习。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提高新知识、技能的学习效率,帮助解决新的问题,形成可以运用于未来情景的认知方式。

【关键词】创设联结 儿童经验 学习迁移

创设联结,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儿童学习迁移的联结,让科学丰富儿童回归到实践层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尝试:

创设儿童经验与概念发展的联结:深度了解教材背后的含义

从概念出发,让学生学习在课堂发生迁移,首先要了解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如:在我们新编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热传递》这一单元中,教材共安排了《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物体的传热本领》四个内容,我们基于儿童经验所得,通过构建三种热传递方式,重组教材,让学生对于固体、气体、液体的热传递的方式有了循序渐进的认识,更加符合儿童思维发展。例如在《热对流》这一课中,要求是了解热总是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热传递的方式有多种,液体和气体主要通过热对流的形式传递热量。我们通过四个联结环节,让儿童学习迁移真实发生:

首先通过问题“水是怎么烧开的?”引发学生基于对热传导的认知冲突,聚焦对流现象;其次,探究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初步建立学生对热对流的认识;接着,再通过实验构建热在气体的传递方式,促进脑中形成新的联结;最后,学生制作走马灯,将新知与新情景联结。

联系新知和旧知:通过一则漫画标题引出问题“烧水时,你觉得水是怎么变热的?”基于上节课《热传导》一课学习,同学们明白了热总是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热量在物体内部或两个物体之间会以传导的形式传递,学生会觉得液体和气体也会是通过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量。他们自然而然的想出加热时水的温度从上至下是递增的,在实验求证的过程中,笔者为他们提供了电子温度计,最终得出与前概念完全相反的结论,引发了学生思维冲突。再借助木屑这种轻小物体,表示加热水中流动初步构建新知,促进脑中形成新的联结。

联系观念与探究方法:借助液体与气体相似的特点,将新学习的概念与原有的上位概念加以联系,同学们通过实验搜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对学习方法进行了迁移。

创设儿童经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结:在解决问题中迁移

学生对于新概念的学习正是基于如此庞杂而又零碎的过往经验之上。皮亚杰认为,孩子们总是在从事着对事物赋予意义的过程,对意义的寻求是内在动机的核心。所以,教师应把学科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世界联系起来,创设多元化的、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项目中,通过思考、交流与操作,完成知识的迁移,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在《热辐射》这一课当中,笔者运用了学习迁移理论:学生认为在水中也是通过传导来传热的,这就是负迁移,因为他学习固体中的热传导对其学习水中的热传递是由阻碍作用的,所以是负迁移。针对这种负迁移,笔者是通过实验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通过反思修正自己原有观点。在第二个环节中,在了解液体热对流的基础上,同学们能够知道气体与液体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形状,都可以流动,学习的正迁移便发生了。这一过程实际上学生是不知道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因此需要实验加以证明。本节课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方法的迁移,知道了通过实验搜集证据来推翻或完善或坚持自己的观点。

O8}ZC7IW{U65TDHQOOJ)1GC

笔者认为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演绎与归纳的方法,促进儿童知识技能的迁移。由于工程实践活动中,可能需要唤醒的前概念非常多,活动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进一步总结归纳新情景与前概念的联结。

(]3ZA)YJ%35{`2OZMT}PQ~Q

除此之外,笔者希望在这节课中学生能进一步达成认知方法的迁移。学生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能及时记录,记录设计、记录问题、记录原因、记录方法、记录总结等等。通过回望这样一份过程性的工程报告,学生能感受到这六大要素的以及每个要素中的方法是可以适用到未来每一次工程实践活动中的。从而将认知方法与学生的未来情景创设联结。同学们在收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开始兴奋起来!虽然有难度,但是凭借学过的热学知识,并非不可能完成!因此他们要调动脑袋里一切知识,在语文、数学、美术、劳动课所学都要联结在一起。在这样任务的刺激下,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创新能力被激发出来,情感和行为高度投入。可想而知,对于热传导,他们会收获颇丰。

多元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评价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正迁移,多元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更能有合作精神以及合作能力。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而对学生的探究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进行整体评价,不是简单地仅仅对认知能力进行评价,既要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也要评价整个团队的表现。此外,非常强调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认为学生不只是一个被评价者,也要参与对自己、对他人、对团体的有意义的评价过程中来,进而培养其准确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强化对团队作出自己一份贡献的自觉意识。同学们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对自己评价、对他人评价、对团队评价,有了不同的得失。评价的过程,可以根据学生实验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投入、知识理解、能力水平,以及对任务的适应程度,进而基于学生的学业表现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在通过这样的多学科项目,打通了儿童的生活与学习,打通了儿童的经验与概念,打通了的儿童个体与群体,更打通了儿童的思维与行为,推动了儿童思维的“真”发展,“创设联结”是一个召唤性、引领性的结构。

无论是科学探究活动还是工程实践活动,除了知识技能的迁移,更重要的是儿童学习方法的迁移。并且两种活动之间也存在着互相的迁移。课堂教学不是单一学科的教学,而是以一门学科为主,其他学科辅助的教学。如学习数学应用题,得有基本的语文素养帮助理解题意。同理,科学教师应当重视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因为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学生在编排的浸润中,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儿童学习迁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