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积累——勾连教材范式,储备语言材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浅谈语言积累——勾连教材范式,储备语言材料

张筱筱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松门小学

表达训练依附于阅读,积累词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枯燥、单调。依据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由认知到运用,必须通过实践加以链接。摒弃“教课文”,而用“课文”来教,立足教材,观照文本,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激活表达的欲望。

一、捕捉语言新鲜处,训练在奇思妙想中

部编教材中,童话占比较高,这是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构建的序列安排。童话通俗生动的语言,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千事生蹊,万物有灵,任何事物都被注入人的思想感情,源于生活又超脱生活,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常常情不自禁进入情境想象、创造、感同身受。以不可思议的语言为抓手,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理解、交流,与新鲜的语言产生碰撞。

本来单调重复的科普知识,一经童话的包装,课堂呈现非常活跃,学生习得语言之奇妙,收获知识之传递,享受思维之雀跃。

二、引发语言扩编处,训练在意犹未尽中

文本只是一个范式,训练点其实有迹可循。从练触发,以练为径,学生才能无惧且不拒表达。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范式,给予必要的建构支架,鼓励他们积极设计故事情节,培养他们合理想象的能力。

1.在反复中模仿

童话故事中常出现反复的语言,《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寒号鸟》《我是什么》《雾在哪里》等课文中,由若干个完整的动作或现象反复出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易于辨识这种反复的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反复往往是为了强调同一种意思,使童话故事更富曲折性。儿童对此类训练总是乐此不疲,借助反复的规律作为语言支架,训练面广,课堂气氛热烈。

2.在转折处预测

情节的转折一般发生在故事经过,故事情节突然发生了转变,故事结果因此出人意料。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的转折点往往出现在人物的思想或行为忽然发生转变。比如《风娃娃》一文中“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我是什么》中“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纸船和风筝》中“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在故事发展中按下暂停键,寻找故事转折点,引导学生预测情节发展的可能性,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在猜测中学习如何合理续编故事,把语言训练的要点落到实处。

3.在未完处续接

很多故事,看似完整其实尚有余味,或者读者读完觉得意犹未尽,总想往下说几句。这就是触发学生表达的契机。如《企鹅寄冰》一文,“看着袋子里的冰块,企鹅也糊涂了。”为了不让狮子大王误会,也为了解开企鹅心里的疑惑,学生有话要说;《玲玲的画》“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这幅看上去更好了的画最后得奖了没?得奖后她又会说些什么?以后她碰到一件糟糕的事情,她会怎么处理呢?学生有话要说;《狐假虎威》难道以这样为结尾吗?有没有一个勇敢的人敢说出实话吗?故事会怎么发展?老师出怪招,学生也接招。在将完未完处设计续编的训练点,后面还跟着各种精彩的可能。

4.在完结处改编

寓言故事中,往往由一个完整的故事作引子,文末揭示寓意,晓之以理。纵观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不难发现最后的结尾是必然的,寓意呼之欲出。那么如果有时光隧道,改变了事情发生的轨迹,在哪里可以改变呢?切入《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刻舟求剑》的“导火索”中进行创编,当学生偏离文本的主旨时,结合寓意加以指导,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新编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寓意的领悟。

三、锁定语言联结处,训练在异曲同工中

语言训练离不开思维训练,乐于思考就意味着乐于表达。课文内部有关联,外在有勾连,巧妙利用课文的“同”和“异”,开掘新的语言空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1.推敲字词,趣味拓展

bc076963ffe4c2282fb3533918af736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如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志趣呢?”关注字词运用的变化,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变化的能力,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素养。《我是什么》中,                           

一“落”、一“打”、一 “飘”(见图1),                   (图1)

为什么这样用?区别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借助动作进行讨论,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得出结论:原来,形态不同,动作不同,用法就不同。那么能不能试着用不同的动词说出不同的雨是怎么落下来的?结合本文内容,笔者出示了一些雨的图片,拓展动词的使用:蒙蒙细雨、牛毛细雨飘下来,雨花纷扬飞下来,大雨滂沱、倾盆大雨倒下来,雨帘悬挂灌下来,叮叮咚咚的雨敲下来,淅淅沥沥的雨扑下来……一旦打开感官的大门,犹如踏入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断尝试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品味中欲罢不能,积累就顺理成章了。

2.创读课文,巧妙关联

借助课文之间的勾连,有助于学生求同寻异的思维训练。学完单元课文后,可以开展以单元为单位的对比阅读(见表1)。《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同属寓言,通过各种活动体验,创造性地解读人物,深化理解寓意。

(表1)

课文

坐井观天》

《寒号鸟》

《我要的是葫芦》

活动形式

“采访录”

配音、话剧

故事新编

读出结果

青蛙因为坐在井底得出错误结论,还自以为是。

“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找出原因

青蛙常年坐在井里,视野被井口挡住了。

寒号鸟不听劝告,得过且过。

那个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的蚜虫。

悟出道理

站得高,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更全面。

要勤劳自勉,不可得过且过。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学会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积累是阅读的基础。我们要把积累作为语言训练的触发器,由点及面,从词到句以及段和篇,展开系统有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养成有效的积累习惯,确保学生在低段习得积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提升语言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