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分析

林小芳

泰顺县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深化,小学时期的德育日益引起我们的关注,对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德育不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消化学习内容,为他们的整体素养提高夯实基础,而且可以全面培育他们良好的个性和良好的品格,为社会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基于新课改的特点,要求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在教育活动中,把德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推动他们的健康成长。本章主要就学校德育在课堂上的运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希望对小学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策略;课堂教学

引言:我国德育思想大部分源于儒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主流地位。孔子作为儒家圣贤,曾提出"仁者爱人""因材施教"的多元教育理念,并试图将传统的修身立德思想同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代教育要求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纲领,以此引领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思潮,同时让传统德育思想能够与社会主义建设积极适应,从而真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群体,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基础。

一、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的价值

德育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的启蒙教育,也是基础性教育。若在学校阶段能切实地把德育纳入到各学科中,并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就可从小教导学生怎样做人,怎么处事,怎样帮助他人,从而有助于学生树立端正的思想、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并能够帮助学生确定人生的前进方向。在思想品行知识水平的发展下,学生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未来才能够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国家、人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以从小注重学生的德育,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首先,重视学生的德育,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中品德教育从低年级教学开始,就被国人关心和注重,所以,德育对于小学生的意义不言而喻。教师应担负起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的重担,将我国的优秀文明发扬光大,这是时代赋予每位小学教师的责任,所以小学德育势在必行。教师应充分把握此关键时期,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德育有效渗入到课堂之中,帮助学生了解道德内涵,逐步建立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感受、道德品质,从小给学生种下优良的品德种子,让学生做一个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甘愿奉献、充满正能量的人。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

(一)以“仁”营造良好环境

孔子曾多次论述"仁"的概念、内涵和意义。据《论语·颜渊》所载:"克己复礼为仁。"此处,孔子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仁"的基本内涵,即克制自己的私欲,约束自身的行为,使自身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事实上,孔子提出"仁"的概念,就是希望人们通过约束自身行为,培养优良的品德,满足恭、宽、信、敏、惠的要求。在这方面来说,"仁"其实是对一个人主观上的道德要求,是主观上的道德修养。道德有自律的作用,格物致知、正心修身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仁"的要求来严于律己,并通过"反身求己"的形式来实现"仁"的价值,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中华传统教育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观念有较好的适用性,老师可将之合理应用到小学教学中。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激励式的情境,用多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采取激励性的口头评价的方式,肯定学生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

(二)以“导”给予正面教学

小学阶段是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但是由于升学的压力,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被迫为升学而教学,学生也只能为升学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并且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方式,造成学生的学习以机械记忆为主,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思考。当学生的学习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时,很多教师都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缺乏对学生直接的、正面的鼓励。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不少老师教学目标不清楚、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式不科学,容易造成"欲速则不达"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自觉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尚不成熟,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的。随着教学变革的逐步深化,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多元批判思维。

(三)以“创”革新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言行及其意识都更加易被误导。不仅如此,如今学校教学也面对着全新的局面,小教育教学工作者们需要拿出更多的新举措,来寻求出新的教学成果。在学校制度和教育处理方法现代化的新要求下,也需要我们在小学课堂治理、班级管理等领域有新的思路、新的进展。

例如,在小学生的“助人为乐”教育问题上,教师十分重视,这些学校也非常注重与学生家长交流有关培养学生良好思想的认知与意见,期望能和父母一起提高学生思想性格,这正是实施德育的好切入点。教师可设计教学目标:

1.在通过校园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要让学生明白要注重保护自己,不能够给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必要的时候鼓励学生助人为乐。

2.要知道学校品德教育管理的背后,是一份责任心,是一份使命感,是一份美好的情意和温暖的关爱,这也正是德育与学校管理的有机融合。

除此以外,老师也可指导学生在体育课上做方块矩阵,在学校体育课上参加啦啦队,在学校保健室的体检项目中开展健康知识,这些都是德育的良好切入点,需要教育者多加把握。或者举办诗歌朗诵评比中,老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十分优秀的诗词作品,让他们通过富有激情的朗诵作品等形式来体会其蕴涵的良好品质。思家的歌、献给父母亲人的歌,以及讴歌伟大祖国的歌等,都蕴含着良好的教育品质。学校教师应充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教育的结合,积极开展学校猜谜比赛、校园辩论会、读书会、讨论会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德育活动,将为中国特色文明创建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结束语:德育需要实做实为,真正落到实处。针对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希望通过家校合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生活中处处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品德教学路径[J].华夏教师,2018(15).

[2]张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11).

[3]单艳芳.小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