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吴安妮

浙江省义乌市江湾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极为重要,老师需要在意识到后进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意志等多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地达成转化后进生的目的,促使学生们得以共同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后进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师既需要制定出切合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案,还要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校往往以数学成绩作为单一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衡量,将学生以成绩高低来进行排名,根据成绩早早地为学生贴上了标签,“先进生”和“后进生”常常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被教师下了定论。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个人性格的差异,每个人的个人优势大不相同,一些可能还未能展现出自己潜力的学生却被学校和家庭放弃。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当努力地发现“后进”学生的数学潜能,积极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坚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从而达到转化数学后进生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形成数学后进生的原因比较往往复杂,后进生的客观情况也多种多样,教师要注意区分和辨别。学习态度不端正是不少数学后进生都存在的严重问题,许多后进生正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才最终跟不上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步伐,成为了后进生。教师千万不能小看学习态度不端正这一问题,也许有的学生目前的数学学习成绩尚可,还没有转化为后进生,但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就会总是不按时上交作业,总是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等,学生的数学成绩出现变化是迟早的事情。

(二)学生学习缺乏正确的引导

后进生形成的自身原因不可忽视,形成后进生的外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少后进生头脑灵活、反应迅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还比较强,但是总是无法取得教师和学生想要的学习结果。深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学生目前选择的学习方法根本不适合学生,学生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做的都是无用功,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在外人的帮助下完成转化。

(三)教师思想落后

教师群体当中,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教法,其教育观念不能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更不适应新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师生之间缺乏共鸣,缺乏情感沟通,不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时甚至挖苦和斥责,这也是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策略

(一)培养后进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要培养后进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进生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还抄袭别人的作业。为了让后进生改掉这些“毛病”,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可以要求他们只完成自己会做的题目,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量力而行。但有前提条件:必须独立完成并书写工整。只要他们能达到这两个要求,教师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他们就会乐于完成作业,并逐渐找回自信,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接下来,再对他们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要求,争取每次作业都能多完成一些任务或多一点进步。若做错了,也要耐心指导,并多多鼓励,为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作业“鼓舞士气”。

(二)培养后进生良好的答题习惯与态度

后进生在解答问题时往往态度随意,不能认真审题,也缺乏规范解答的习惯。笔者曾对班上两位水平相当的后进生做过一次转化测试。在一次摸底考试的前一天,笔者特地与其中一位学生进行了简单交流,对其进行了表扬,跟他约定了一个70分的目标,并强调要“字迹工整、认真读题、相信自己”,还向他承诺,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奖励他一颗“进步之星”。在这次考试中,这两位学生的成绩差别很明显,与教师交流过的后进生考了79分,另一位学生只考了56分。

(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对待学生,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总是温柔以待,面带微笑;而对于后进生,却冷漠讥讽,满怀厌恶。正因为如此,那些常被遗忘和忽视的后进生,因为始终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自暴自弃,成绩总得不到提升。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教师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感觉到关心和爱护,激励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进而发愤努力。

(四)基础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课本,以课本基础例题为载体,做好基础知识教学。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知识和思维构建基础阶段,而小学数学涉及的大部分是数字运算和简单的逻辑问题,并且新课改之后,教材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减少了理论性、刻板性的内容表述,实践性内容增多,在知识的呈现上灵活度上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依赖课本所列出的例题进行知识输出,在增加教学内容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最直观、最简单的知识表现渠道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能听懂、能学好,进而逐步对自身的数学学习产生信心。

其次,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谨记对学生采取表扬为主的沟通模式。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来说,本身在学习数学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障碍,进而自卑心理影响下学生反而会更加敏感,更加在意他人的评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自身的表扬为媒介,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尤其是针对新课程讲解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成果,针对其在知识学习方面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从而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数学知识不难学,最终萌生出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结语

总之,在我看来,不论是哪个教育阶段,在班授制教学大环境下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后进生群体是不可避免的教学趋势。作为教师来说,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审时度势,根据当前教育大环境下对于学生的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班级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共进退”。以上几点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后进生转化的经验,在此分享希望对其他教师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高敬文.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辅导[J].新课程,2016(06).

[2]孙委.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