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民办高校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究

邹莉 ,罗攀生

江西工程学院,3380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新文科建设,旨在突破传统文科的教育模式和思维定式,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学习的机会,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完善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文首先对新文科的特征做出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1、民办高校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基础新文科是在传统文科基础上通过文理交叉重组,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资源,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为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培养高质量人才而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质量管理的系统,具体包括教学目标体系、课程设置体系、师资力量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不能在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进行,需要促进专业优化升级,注重各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2)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在传统的文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下,各学科之间具有明显的划分界限,更加注重专业培养,学科建设的任务清晰,缺乏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通。因此,传统的文科教学很难培养跨专业综合型人才,这种模式已经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3)新文科人才不仅要具有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跨专业融合教育,获得批判性思维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组织管理以及协调社会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培养文理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能够逐渐转变传统重理轻文的观念,促进文科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新文科人才。

2、民办高校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

2.1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制度建立专业团队

在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双师型教师的作用逐渐被凸显出来,在高校的人才招聘中占据主要地位,对人才的培养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大多数双师型教师在质量和数量这两个方面上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如何扩大和提高高校内双师型教师的量和质,已经成为高校能否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转型中的重要一环。当下双师型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技术职称评比难以操作,高校内教师职称的评定依据依然是教学课时和科研项目,而多数教师在科研方向上能力不足,基本上不会从科研成果上获取相应技术职称,导致许多技术型人才并不愿意进入高校工作。针对这一现象,在高校内必须改变教师的技术职称晋升标准,将对科研成果与教学评价转为技术技能的教学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评比,发挥双师型教师应用技巧的最大优势和特征,使其能够在获得职称的实践中学习和训练。在应用型文科院校的考核指标中,设置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指标,通过生师比和学历结构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多个指标,以考虑院校本身转型发展基础的实际政策,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和比例,为学校开展专项资金支持,降低教师学历职称考核的盲目追求性,找寻适用于学校转型发展的教师人才,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更好地保障应用型文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2.2探索“理论+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大量新兴战略性产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对传统教学体系进行结构化改革的需求。“理论+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基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求,对传统的文科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理论”教学体系侧重学生理论知识的递进式、衔接式和系统式的学习与研究,主要分为“基础知识教学体系”和“职业素养体系”。“基础知识理论”教学体系是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公共理论课程和多形式的人文素养选修课程为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理论思维和认知审美思维;“职业素养体系”则是采取有计划、有组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职业资格获取培训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创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倡导“教、学、练”的一体化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主要分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科学创新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专业岗位生产实际,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育活动,实现文科人才培养规格和对口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科学创新教学体系”借助于第二课堂,采用学科竞赛促学、小组合作研究、专业项目孵化和行业学术沙龙等教学形式,在开发情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激发潜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重要载体。

2.3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应用型高校构建科学合理的文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体系,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与体制保障,除了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从经费和制度上保障文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顺利推进,还需要构建文科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体系,设立文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委员会进行宏观决策和科学指导。与此同时,应用型高校可联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同类院校设立“内外结合,多方参与”的人才评价教育评价体制,以关注职业能力与适应就业为导向,以实践技能为出发点,坚持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从学校内部制定管理部门、专家督导、师生评价标准,定期对文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质量进行评估;从学校外部呼应上级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及同类院校评价标准,积极收集外部反馈的评价信息,设立多方参与的文科人才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内部+外部”的人才评价体制结合了常态化监测、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人才评价方法,并融入了专业性评价(同行评议)、行政性评价(水平评估)、社会性评价(第三方、排行榜)等多主体评价体系,能有效引导应用型高校将文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深入推进,培养出“专业有潜力、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的高层次新时代文科人才。

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要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文科人才培养,就要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要实现高层次培养目标,就必须积极构建具有世界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新文科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清茂,邓文博,李春雨,马久云.圆通制视野下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1,38(04):117-123.

[2]钟潇.基于微专业建设的应用型院校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3):61-63.

作者简介:邹莉,江西工程学院,338000.1986.5,性别女,汉族,江西新余,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会计,金融。

罗攀生,江西工程学院,338000.1984.3,性别男,副教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电子商务。江西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研究—以江西工程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2-JGJG—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