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应有的“样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小学语文课堂应有的“样子”

韩文平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五小学     

    从教三十余年来,我一直怀揣对语文学科的真挚热爱和深情不改坚守着三尺讲台,迎来送往了数届莘莘学子,也一直默默地努力着想要做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语文老师。在一次次的研讨交流、思维碰撞中,我在脑海中慢慢勾勒出来自己心中小语课堂应有的“样子”,那就是二十个字足以描摹出来的美好场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静思默默、笔尖沙沙、情意融融。

书声琅琅。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朗读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家长,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而抓好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目前的语文教学,满堂讲满堂为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式讲的功能,而忽视了学生的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辩证的处理,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不注重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之所以语文教学出现这样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起点,教学及学生对文本的熟读,每篇课文的学习,都少不了老师对课文的串讲少不了老师对繁琐词语的分析,少不了对文章中心的提炼,更少不了对段意的概括等,总之,学生始终都会围着老师各种问题及深入的个人讲解传读,咋成了一种形式,一篇课文讲完了,可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所记住的那些理解体会,全都是凭老师嘴倒出来的,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滞留不前,仍不会说话,作文究其原因,无疑是读得太少,自己理解体会的太少,语言积累的太少,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自己的语音课堂上,应该尽量笔记纷繁复杂的琐碎分析,让学生,去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真正的发挥顿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圆满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议论纷纷。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将激励着孩子们不断探索、不断上进,不断迈向下一个成功。因此,小学语文课堂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以读代讲并留给学生谈论发言的时间,让语文课堂“议论纷纷”,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熠熠生辉,让语言表达能力在“议论纷纷”中潜滋暗长,让自信表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静思默默。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舍得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得教学活动动静相宜、张弛有度。遇到问题,要善于等待,在等待中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充分地思考,这时的等待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习与探究。比起花样频出,热闹喧嚣的课堂而言,“静思默默”的时刻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学会思考是一个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正式开始,学会思考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善于激发和引导并积极保护学生静静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思考留有余地,给思维插上翅膀,给思想的成长搭建一个又一个“静思默默”的平台,这就是我们在课堂上要做到的尊重和让步。

笔尖沙沙。写字教学是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汉字是中国人的杰作,它的书写要求有一定的标准,最基本的就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中国人写好中国字应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今日很多中国人字却写的不好。翻开学生作业,字迹潦草,歪歪斜斜,犹如“草上飞”,甚至缺胳膊少腿,错别字成堆。看部分学生作业犹如看天书,难以辨认,对学生字迹整洁的要求已如同虚设。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我国悠久文化传统的学习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代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进步的社会,现代化的科技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却使人们忽略了一些传统文化。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字写的好坏无所谓的情况,“字如其人”,字的好坏可以反映写字人的精神面貌。“心正则笔正”,书以德贵。通过让学生学习写字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热爱祖国的思想及民族自豪感。所以加强写字训练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书法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写字不仅能启发智力,而且与各学科学习有密切关系。写字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一。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写字就是写修养、写气质、写格调、写境界。学生写好汉字利己利人,所以应加强写字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回归到语文课堂“笔尖沙沙”主要表现在低段要每节课留足10分钟左右的写字时间,中高段除了保证课堂教学中要留有适度的写字时间外,还要让“笔尖沙沙”在做课堂笔记中、随文练笔中得以体现和落实。

情意融融。语文本是充满感性和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一篇篇经典文章本是流淌着浓厚情感汁水的字符组合而成,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鲁迅说:“创作原本根植于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诗意课堂的倡导者、引领者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她的‘美’。”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味,让语文课堂“情意融融”,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所在。语文学科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有打动人心灵的东西,那就是“情”。语文老师应该是“性情中人”,应该具有“多愁善感”的气质,善于“煽情”、“抒情”的语文老师,会使他的语文课堂魅力无穷。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用心灵去拨动孩子的心灵时,我们的课堂就会流淌出音乐般美妙的旋律,学生的整个心灵就会被浸润,何愁人文素养不得提升?何惧健全人格不能养成?这样的语文课,也是最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我们小语人一直都走在追求“好课”的路上,也在探寻各种“教学范式”。我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有的“样子”就是要具备:以读代讲的“琅琅书声”、合作探究的“议论纷纷”、独立思索的“静思默默”、夯实功底的“笔尖沙沙”和披文入情的“情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