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课双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金融专业课双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李睿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  济南市  250104

摘要:文章基于实际,从开设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意义上切入,简要阐述当前金融学专业中落实双语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分别指出有教材选择、师资匮乏、学生素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重点剖析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创新模式,得出结论可落实以下六点,分别为慎重选取教材,灵活规范教学、强化师资队伍,构建激励机制、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学习氛围、科学设置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模拟情境教学,开展讨论教学。以期为金融学专业双语课程的建设及完善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创新模式

金融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及管理类专业,主要是针对金融业务、金融关系等实务开展的研究,相关课程有着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广阔,包含各类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机关、市场中介机构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学专业研究的领域也随之拓展,相关理论和实践内容也处于动态化的发展中。为此,针对该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应紧扣时代脉搏加以创新。

一、开设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意义

金融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创,即教学中针对部分主干课程交替使用母语、外语(本文指代英语)来教学的新颖模式。通过参考优秀的国内外教学经验和方法来开展双语模式的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推动金融学专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都有积极作用。具体而言:首先,能促进学生掌握金融知识。开设双语教学模式后,教师可针对主干课程实施中/英融合教学法,引进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教材版本,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到金融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把握学科研究动向。其次,能提高学生学习金融学课程的质量。双语教学中引进了“原汁原味”的英文教材辅助教学,避免因翻译后导致的理解偏差,减少学生的概念混淆、认知错误等情况,提高了学习质量[1]最后,能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开设双语教学模式后能非常自然地为学生创设出英语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和教师、同学沟通中有效提升英语基础及应用能力。

二、金融专业课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材选择问题。国外与国内的金融学知识内容有一定差异。例如国外的金融学大多指代资本市场,而国内中还包括金融机构、宏观金融等部分,两者间的界定方式,概念定义,知识细节上都不同。国外的教材无论是知识的编排,还是广度上都需要加以调整,方可满足新时期下国内高校的教学需求。英文原版教材的编写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及文化习惯,但却给我国学生学习带来困难。

第二,师资匮乏问题。各大高校金融学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模式后对授课教师的素质及能力有更严格的要求[2]双语教师不仅应掌握全面的金融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丰富,且教师还能更熟练地使用母语、英语交替教学。但从实际情况上看,我国金融学专业的双语教师师资力量较薄弱。同时开展双语教学前,教师还要钻研外文教材,掌握大量专业词汇和术语,熟悉金融学知识,还要结合我国国情教学,都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导致教师付出和汇报不成比例。

第三,学生素养问题。金融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效果。双语教学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且了解金融专业相关的英语专业术语,否则难以更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无法达到双语教学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在双语课程教学中还要承受来自金融专业课、英语(词汇、听说读写)方面的压力,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英语水平及综合素养[3]

第四,课程设置问题。双语教学课程不仅要符合金融学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还需符合双语课程的特点。当从实际情况可知,当前双语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缺乏连续性等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将双语教学看作是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考核指标,盲目地设置课程却忽视了该专业培养要求和其他课程间的衔接。其次,课程缺少连续性也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

三、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创新模式

(一)慎重选取教材,灵活规范教学

金融专业实施双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提前为学生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帮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到国际层面上金融理论知识和科研结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需明确的是中西方本身的教学体系、思维模式间都存在差异,因此英文原版教材所编写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我国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存在内杂乱、知识点不突出的情况。因此教师在选取英文教材时要适当整理,尽可能地让教材内容符合我国金融专业学生的教学实际情况,使其“本土化”[4]在具体操作中可将原本的英文教材划分成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为精讲,即针对教材重点核心内容细致全面地讲解,确保学生能理解透彻;第二个模块为泛讲,主要围绕教材中的一般知识点概括补充,拓展学生视野;第三个模块则是课下阅读,要求学生能在空余时间自学来提高能力。除了慎重选取教材及方法外,还要规范化地表达各种专业术语、基本知识,确保教学工作灵活及规范性。

(二)强化师资队伍,构建激励机制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确保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顺利的关键因素。考虑到当前高素质的双语教师较匮乏,首先,学校针对现有双语教师落实“在职培训”+“出国进修”措施。在当地教育部门及政府的支持下聘请双语教学的教授专家到校内开展讲座,以提升教师的外语听说能力,保障教学工作的标准化。同时选派出部分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内参与脱产培训,还可出国进修,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英语综合能力。其次,还可引进校外的优秀高素质双语教师。为提升教师实施双语创新教学的积极性,高校应当制定一套科学公正的激励机制,例如增加适当薪酬、职称评审加分等,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热情。

(三)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学习氛围

金融专业课双语教学中,不仅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新要求,同时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需要学生提升英语水平。基于此,高校在开展金融学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过程中,首先要着眼于学生本身,让教学工作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开展有层次的教学。其次,创造浓厚英语学习氛围。例如在校内各处建筑、办公场所都可增加双语标志牌,在金融专业课程相关宣传板或通知栏上都增加英语,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语言认知。图书馆提供金融学专业相关的英文书籍,定期开展“英语沙龙”、“英语咖啡屋”交流会,鼓励学生间互相沟通,让金融专业的课程都能走出课堂,进入到学生生活中[5]此外,在校园广播中还可设置形式丰富的英语节目,校园网站上增加英文网站,都能营造学习氛围,有利于提升学生金融专业双语课程的成绩。

(四)科学设置课程,实施案例教学

金融专业课双语教学创新中,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最基础的保障。开设的双语课程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课程间的衔接性、是否满足国情、课程设置时间等。通常金融专业的双语课程设置不可过早,有学者提出可将开课的时间设置在大学三年级。此时的学生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对成熟,能为双语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在课程的数量安排上同样要合理,一方面是给予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及难度;另外课程不可过多,且开设的课程要连贯有序,以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6]与此同时,在开展双语教学中也可融入案例,让教学更生动具象。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创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不是从演绎的角度而是归纳的角度教学,让学生能从多种经典案例中发现存在的金融问题,并自主判断作出决策。例如讲解“衍生金融工具”时便可融入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通过利用案例来进行课程导入,能开拓学生的思路提升综合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利用信息技术来采取教学,不仅教学容量大,且方式灵活多样,操作便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金融专业课双语教学创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第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双语教师可制作生动形象的PPT课件,注意避免将大段的课程文字内容粘贴在课件中,要本着简洁、生动的方式制作。可多利用纲要图、示意图、动画图像等来展现专业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理解[7]。第二,利用视频、音频资料教学。例如在教学外汇市场、金融危机等相关专业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非常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为学生播放最近的金融领域中有重大影响的视频,让课程和学生的现实产生联系。第三,校内还可建立本校的金融课程网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线查阅课程教案、课件、案例等。第四,发挥社交工具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诸如微博、微信、QQ都开始成为许多高校学生社交重要工具。教学金融专业的课程中也可搭建相应的交流群及大平台,方便学生们及时交流,且教师也可答疑,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交叉融合,顺应教育变革新需求。

(六)模拟情境教学,开展讨论教学

金融专业课双语教学创新中,实施模拟法教学至关重要。所谓模拟教学,就是通过模拟各种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让学生仿佛身处于该场景中,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实际能力,并增加对金融市场、金融交易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模拟情境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帮助学生解决课程中的疑惑,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缩短理论和现实间的举例。其一,是课堂上的模拟教学。例如在讲解金融市场期货、期权等交易知识时,双语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交易市场,让学生进行实务操作。其二,是校内的模拟实验室教学。在条件允许下可成立“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综合模拟实验室”,并引进(或开发)先进的金融教学系统,训练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8]通过逼真的“训练模拟”,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养成对金融专业知识的探索习惯。另外,在双语教学中还可实施讨论式的教学法,让学生针对某个金融知识来分组探究,积极展示各组的观念和结论,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获得知识升华。

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创新可围绕教材选取、师资强化、学习氛围、案例教学、信息技术、网络互动等关键词来采取措施。我国各高等院校要明确“为社会培养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人才”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更科学、更创新、更可行的教学模式,以努力提高教学成效并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程璐.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下河南高校会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风,2022(21):101-104.

[2]罗子瑶.国际金融(双语)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2(20):15-17.

[3]林悦.地方二本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金融会计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11):136-138.

[4]林奇,彭朝林.后疫情时期中外合作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以金融管理(中澳合作)为例[J].对外经贸,2021(10):134-138.

[5]朱丽雯.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营销界,2021(38):102-103.

[6]罗子瑶.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痛点及改革措施[J].质量与市场,2021(14):34-36.

[7]郑毅,吴祥佑,林卉,肖明芳.金融学专业双语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基于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的探讨[J].文教资料,2020(28):128-129+52.

[8]魏艺.《金融市场学》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3):14-15.

作者简介: 李睿1981.12-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供应链金融本论文基于2020年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一带一路”视域下金融类专业双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M20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