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历史时空观念,主题建构复习课堂-----必修一《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课堂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强化历史时空观念,主题建构复习课堂-----必修一《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课堂教学设计

丁海霞

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党史和革命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教学内容,也可称之为一个常考知识点,不仅选择题常有涉及,甚至分值占比较多的非选择题,如2021年全国乙卷42题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若干次重要会议中也会涉及这一时期。这一节的课堂设计我们完全可以舍弃旧的复习套路,尝试以时空线索为主轴,提炼三个主题。国共十年对峙与长征,中国共产党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思想成果可以作为前两个主题,而新教材的第一个栏目“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作为一个次要考点自主复习。同时鉴于十年对峙时期与十四年抗战时期的历史有相当大重叠之处,并且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突出,国共两党的相关政策有所调整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考向,所以“十年对峙时期的时空特征”可以作为第三个主题。确定这三个主题,以此来建构我们的课堂,这样更能契合直面高考的复习要求。

主题一“国共十年对峙与长征”的复习

主题一侧重于从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到长征结束这一段时期的革命史和政治史内容。可以采取时空轴的形式来梳理这一部分知识点。“四一二政变”及“七一五分共”中,国民党屠杀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毅然举行了南昌起义,开启了独立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稍后通过秘密召开的八七会议,党及时反思和纠正了大革命时期不注重武装力量的建设和掌握,以及在统一战线中的妥协退让等右倾错误,认为国民政府已经“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这次会议给组织涣散、思想紊乱的党指明了方向。而之后创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更是从无到有,从一个到多个,革命的火焰有发展成燎原之势,并于1931年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苏维埃政权这样一个工人和农民专政的人民革命政权的建设与探索,遭到了国民党军事上五次大规模的“围剿”和经济上的封锁,国共两党两政权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中央领导人左倾错误的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于1934年10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并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了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几有灭顶之灾之际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这一主题的复习除了要关注两党两政权的斗争之外,还要关注和梳理国共两党关系这一时期从对峙走向调整。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以1935年的华北事变为转折点1935年“华北事变”后,伴随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巨大的民族危机面前,国共两党的相关政策都有所调整。国民党方面在意识到中日战争不可避免以及抗战的艰巨性的同时,在坚决反共方面有所松动。中国共产党方面也是如此,1935年中央瓦窑堡会议上批评统一战线上左倾错误的表现“关门主义”,认为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革命策略并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都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民族大义面前,党及时的调整政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主题二“中国共产党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思想成果”的复习

主题二侧重于思想领域里中国共产党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对现阶段的革命任务认识逐步深化,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这一主题的知识串讲所围绕的核心就是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革命道路这一转变。早期中国共产党推崇和迷信中心城市起义的道路选择。直至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案》中还坚持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虽然已经出现,但仅凭这一点不足一变成革命“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必须要联合“联合无产阶级新的革命高潮”方能推动全国胜利形式的出现,这恰恰反映了此时的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这种革命道路的选择实际上是脱离了中国国情,给当时本已被削弱的革命力量造成了的巨大损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部分中国共产党人转变思路,打破了苏联革命道路的束缚,带领秋收起义失败的部队到了湘赣边界的山区。在创立和建设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为了回答党内的怀疑,毛泽东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形成了指明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这一主题探索的思想结晶,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中国共产党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国情认知的逐步深化和准确把握,其产生绝非一蹴而就,其认可也非一帆风顺。早在1920年,身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成员的毛泽东就意识到了,中国革命会像“俄国式的革命…采取这个恐怖的方法,”暴力革命会是近代中国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但是具体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道路,还是停留在“以俄为师”阶段,并没有准确的认识到近代中国与十月革命前沙俄的国情不同。包括大革命失败后的召开的八七会议上,尽管会议在反对和清算“政治上的右倾向机会主义,使党大进了一步”,并且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正确方针,但同时却错误地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完成,“必须实现于反对已成为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之斗争之中”,资产阶级已经沦为反革命的国民政府的帮凶,也是“反革命”的,应该是中国革命的斗争对象,甚至认为“资产阶级民权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没有截然分为两段的界限,”两个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这种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左”的判断和定位,给中国革命带来诸如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重大挫折。只有到了抗战后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才正确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农村根据地建设中的土地政策方面,党同样也存在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认知过程。

主题三“十年对峙时期的时代特征”的复习

主题三的时代特征,就试题考查的频度以及相当部分学生作答失误来看,是非常有必要通过知识梳理予以点明和点透。因为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特别注重时空观念和特征的学科,也只有将特定的事件至于这一时期的时空背景下才能更深刻的认识其内涵和意义,加之这一时期的历史时空有重叠之处,更彰显其必要。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7年1月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的文件和新教材的课程理念,将原本被忽略的1931-1937年的局部抗战提取出来和八年抗战组成了一个连贯的十四年抗战,所以十年对峙时期和十四年抗战时期存在着时空交集,而相关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也是非常关注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以及国共两党的政策调整,典型例题如2015年全国一卷第30题,题干中提到1933-1937年国民政府统筹在江宁、镇江等东南沿海的要塞区建设,以及大规模构筑京沪、沪杭、豫北等地区侧重于城市和交通防御线的工事建设,就是涉及这一时代特征。高考真题实际测验之后发现不少学生将国民政府此时的要塞区建设等战备行为与国共两党的“围剿与反围剿”关联,而错误的判定为这反映了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这种错误更加凸显这一时期的时空特征必须加以梳理和明晰。

总之,一轮复习课堂的建构是以老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对已有知识点的一种整合与梳理,使原本“碎片化”的知识趋于体系化、明晰化。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和意义在于推动高三复习课堂和备考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这种复习课堂,当然就要求老师在准确把握考情考向的同时,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点。当然在此次公开课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如课堂容量太大导致课堂进度太快,以及学生的思考不够深入的缺陷,但总体而言,相较于传统的、单向输入型课堂来讲,这种知识的整合与主题式建构课堂还是必要的,值得继续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