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形势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双减”形势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王燕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民办珠江学校 215337

摘要:“双减”政策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教育策略,倡导减轻学生校内课业压力与校外培训压力,旨在为学生营造更为健康、全面、高效的发展环境。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针对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全面研究,希望能够在降低作业量的同时,保障和提高作业带来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教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引言:布置作业是一种常用且高效的教学手段,不同的作业类型、内容和布置作业的时机,获得的教学成效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以及有效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合理调整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所以保障作业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认为,“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需要遵循以生为本教育原则和减负增效原则,更要发现当前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此才能开创一条最为合理、高效的作业优化路径。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一)遵循以生为本原则

所谓以生为本原则就是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教学方面的问题,借此保障教学方式、内容、目标等要素的适应性与科学性,继而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1]。基于此,“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必须立足于“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真正从学生的维度寻找与创新作业设计之策, 方可达到“双减”政策实施的目标。举个例子,学生在学习水平、素养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是造成学生两极分化局面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对此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可以融入分层次理念,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层次并设计层次化作业,如此一来能够显著提升语文作业的适应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

(二)遵循减负增效原则

“双减”政策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的体现和应用,并不是单纯以减少作业量为主,而是要通过改变作业的形式、内容、目标等要素,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素养能力、维护学生健康身心的目的。因此,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需要遵循减负增效的基本原则,旨在降低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增强教学成效。例如,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像是趣味性元素、生活性元素、实践性元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语文作业的形式,如此一来将显著改变传统书面性作业的弊端,进而使学生从内心思想上接受作业,并能够主动积极完成作业。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家长、学生太过于看重学习成绩,甚至只凭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此种教育思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是当前教育急需改变的现状。在此种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作业内容设计问题。教师的关注点完全停留在文化知识方面,过于期盼借助语文作业强化教学成效,从而导致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多以课内知识为主,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阻碍学生素养及能力的发展。第二,作业形式设计问题。教师长期采用书面形式的作业,并且总是强硬要求学生必须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久而久之势必会引发学生强势反弹,当然此种反弹多为“厌学心理”,这是一种十分不利的教学现象。第三,作业难度设计问题[2]。教师设计的作业难度存在统一性,不论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都需要完成同一难度的作业,此种情形下学优生或许感觉作业简单、毫无压力,但是学困生却恰恰相反认为作业难度太大,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作业教学的整体效果,还有可能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的程度。由此可见,“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需要重视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难度等多个维度的创新,方可在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一)创新语文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教学作业存在排斥心理,甚至很多学生逃避作业和应付作业,此种情况下不仅无法发挥作业的教学效应,更会误导学生形成错误意识或行为。基于此,“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需要将重心放在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方面,如此一来学生在兴趣的支撑下,能够主动积极的容身学习,自然也不会感觉作业是一种负担。笔者认为,初中语文作业要摒弃单一性的书面作业,尽可能在作业中融入丰富的教育教学元素,从而为学生营造多样、全面的教学环境。此处以实践性作业形式为例,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体验性、实践性的作业,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与能力。例如,在开展《背影》文章阅读教学之前,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采用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前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蕴意。具体而言,教师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与父亲近距离接触,要求学生通过言语交谈或者实际行动,了解父亲在工作中、生活中的艰辛,并感受父亲对自己的期盼和爱意,同时要求学生拍摄一张与父亲的合影。通过设计实践性的语文作业形式,能够改变学生对传统作业的认知,这对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和提高教学的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二)划分语文作业层次,提高作业教学适应性

初中语文作业融入分层教学理念,是一种适应、科学且高效的作业优化设计路径,对实现“减负增效”教学改革目标至关重要。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先结合对学生的了解,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层次,一般情况下多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接下来,教师需要依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将作业设计成高、中、低三个难度,并对应学生层次完成作业布置任务。此种分层次作业设计策略,要求教师明确作业的教学重点和方向,保障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的帮助下,获得学习上的收获与进步。

结语: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作业设计,不能在放弃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而是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共存目标。上文主要从创新语文作业形式和划分语文作业层次两个维度,提出了“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琼.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C]//.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重庆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861-865.

[2]江华.“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初探[J].名师在线,2021(3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