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之思——小记命题一道高考主观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教考之思——小记命题一道高考主观题

顾青

南京外国语学校  南京 210000

摘要:在新高考课标的指引下,教学及考试的各个等环节都需要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我们通常的思路是从准备上课资料开始,在教学环节中渗透各种素养。其实我们不妨换个思路,从考查开始探究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达成课标要求。本文拟结合一次命题的经历探寻教学与考试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贯通学与考的过程,并以从考查中获得的经验反哺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考查    

正文: 高考前两个月,我突然接到任务:命题一道高考历史主观题,方向是高中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卷情况,这个人物可以出自课本外,也可以出自课本内。我迅速翻阅了一下往年的高考题,也迅速陷入了两难的局面。如果出课内的,近年来没有考查过的人物实在是太少了;如果出课外的,考查的度也实在不好把握。在命题遇到的第一个两难选择中,我决定试试出一个课外的。

一、选材之思

原本选择出课外本来感觉上选材的自由度会大一些,但着手后发现并不容易。首先,在选题上古今中外人物众多,想要出一个让学生有点新鲜感的人物又怕人物身上挖掘不出好的考查角度。我们平时在中外历史人物的教学和考试中其实也经常遇到历史人物教学扁平化,考查模式化的问题。有些历史人物学生耳熟能详,比如说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古代政治家等,他们已经了解许多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各个方面情况,但课上教授的只是学生熟知的生平和成就,顿时课堂就失去了吸引力。到了考查阶段,题目也总是老几样:历史人物的成就、历史人物的品质、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等。这让学生进一步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在学与考中都不愿意开动脑筋,认为这部分内容只需要抄抄材料,背背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就行。因此,通过这次命题我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把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历史人物上。在活跃思维的导向下,出题首先要基于考查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当然都要体现出来,但在每一道具体的题目中总有侧重。从本题着重考查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的角度出发,我想选择一个中国近代史中的历史人物,一来近代史的考查在近几年高考中比重较大,二来近代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白话文材料居多,学生解题障碍也少一些。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在脑海中搜寻起来。最终,我选定了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人物——近代历史人物著名爱国武术家霍元甲。

人物选定了,具体选取什么材料、从什么角度考查成了关键问题。与课内的历史人物相比,这个人物吸引人的不仅是他高强的武功、侠义的行径更是被孙中山先生推崇的“以武保国强种”的爱国精神。材料的来源看似很广泛,但要符合准确、多元的标准还是有点难度。我计划在展现材料的环节中偏向传统一些,就是采用人物生平加后人评价两段的模式,随后在设问上再求创新。生平上我倾向于选取文献或者论文,评价的材料选取上我又再三斟酌。生平和评价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矛盾的,前者的思路一般比较明确,有顺理成章之感,比如生平加孙中山先生对他的评价;后者则需要学生去解析矛盾之处,这似乎更能够活跃思维。所以我选择了两则有矛盾之处的材料,不过矛盾并没有局限在人物生平与后人评价上,而是落脚于评价方式是否恰当,或者说当代展现历史人物的方式是否合适上。在对两则材料进行了一些删减后展现如下:

材料一

1900年初春,霍元甲与北京源顺镖局的掌柜王子斌(大刀王五)结为好友。不久,大刀王五因施救同胞被八国联军杀害,霍元甲设法将其正式安葬。

同年,义和团兴起,一些加入天主教的无辜中国人也被杀害。霍元甲认为中国人加入天主教,是信仰问题,而不见得是“叛国”,因而只身前往义和团坛口去说明此事并最终达成妥协协议。

1901年,俄国大力士来天津挑衅,霍元甲出面不战而胜。从此,他名震津门,获得了“黄面虎”(黄种人之虎)的绰号。

——摘自《“精武元祖"霍元甲考略》等资料

材料二

2006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影片《霍元甲》上映后,霍元甲之孙霍寿金认为影片将其祖父描绘为“......为争‘津门第一’而好勇斗狠......”的情况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侵犯了其祖父霍元甲的名誉。

                             ——摘自北京法院网案件快报

二、设问之思

展现材料后就来到了命题的另一个关键环节——设问。这个阶段好比一个服装设计师面对精挑细选的布料,怎么挖掘出其独特的亮点和价值是成败的关键。我也不断在问自己几个问题:怎么设问才能体现核心素养?怎么设问才能实现教考的融合?怎么设问才能兼顾知识与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回归到核心素养上:材料本身提供了时间,所以时空观念是始终贯穿的,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也蕴含在考略和案情报告中,那么设问就要抓住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做文章。首先,历史人物的定位是一位爱国武术家,那为什么他的举动能体现爱国呢?这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问历史背景就是考查近代史的相关考点。其次,他为什么会有这些举动?这些举动背后的动因是什么?这可以让学生作出历史解释。其三,为了深化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让学生根据材料梳理概括人物举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这三点考虑,第一则材料设问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霍元甲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的背景和原因。

接下来是设计第二问,一般情况下,第二问要在第一问基础上有所提升,考查学生更加广泛的能力和素养。所以这一问比较能体现设问的品质,以及考查的外延。如果从材料本身出发,自然不能局限于霍元甲这个人物本身或者影片本身,应当挖掘一些有代表性,有共性的问题。此刻,我不禁想到了一些抗日神剧,英雄人物一律无所不能,情节绝对吸引眼球,但常常把历史史实甚至是常识抛诸脑后,塑造人物形象仅凭想象和夸张,这种创作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这给了我一些灵感:大众传媒的利弊在课本必修三出现过,学生也有一些印象,所以可以联系一下这个部分的知识点来设问。此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可以巧妙地融入其中,但不直接出现。再三思考后,第二问设问如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以影片形式重现历史人物的利弊。

三、作答之思

出到这里,命题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其实不然,命题者都知道,最后一个环节往往最困难,那就是设置答案。这个环节是命题最容易“翻车”之处,很多题目,材料选的很好,设问角度也佳,就是答案有点匪夷所思,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再想到学生寒窗多年,一朝在考场上奋笔疾书许多字,结果竟一分未得,作为老师也确实为他们感到心痛。那么,我们到底需要学生作出怎样的答案呢?又如何在平时教学中让他们学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呢?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近年高考主观题答案总体还是趋于平稳的,似乎存在一些规律,但在教学中又比较难以总结。比如“套餐”与“单点”之争,就是要求把政治、经济和文化全部都答进去,还是只要答到某几个材料中涉及的点就行?再比如纵向与横向的纠结,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列出答题要点还是写出某一个具体点的发展变化?还有发散思维与回归课本的选择困难,是把能联想到的点都答上去还是只要把课本中有的点答上去?面对学生的这些疑惑,我们有时候并不能一锤定音,全方位360度无死角地都写上去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谁的思维没有死角呢?所以,我们只能告诉学生因题而异、见机行事。我觉得这些疑惑有部分原因是源于每个命题者设置答案时更多地站在了教师视角而非学生视角。也就是说,命题者为了达成考查目的选取了材料,设置了问题和答案,所以他们始终认为这样问,学生应该能够答出来,但常常事与愿违。在学生视角下,他们能看到的只是被删减过的材料和体现了命题者目的设问,但他们并不了解命题者的心思,也不清楚命题者的思路,他们只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去应对。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答案才会遵循一些似是而非的答题规律,也只能祈祷命题者的答案正好也遵循了这些规律,不然就会发出“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的感叹了。那么,还是回到命题上,什么样的答案才是合理的呢?我个人觉得要把握好两个度,一是基础知识与能力拓展的度,考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只是呈现方式可以多变一些,也就是说让学生最后面对标准答案时感觉自己如果基础扎实是完全可以答出来的,只是当时没有能够答全或者理解题目的能力有限,思路一时没有打开。如果答案一味偏向拓展就会让学生觉得即使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一点都答不出来,这种拓展是否合理就值得商榷了;二是把握好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度,客观性即根据唯物史观对材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普遍的历史解释,主观性就是个体对材料的解释。我们鼓励对史料进行不同角度的多元化的分析和解读,但答案还应当基于客观性,不宜主观性太强,个别学者的观点可以借鉴但不宜全部作为标准答案,否则就会变相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起到较好的考查效果。当然,的确没有完美的题目也没有完美的答案,要在一题中兼顾考查需要、教师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实际确实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想,至少学生看到标准答案时不会觉得自己习得的知识和能力是无用的,也就是教考还是实现了一定的融合,这应当是设置答案的最低纲领。又是几番思索后,我设置了下面的答案。

背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西方宗教的传入、中国人被西方羞辱(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

原因:救亡图存、爱国、爱护同胞、身为中国人的尊严感和荣誉感(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

利: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赞扬\纪念历史人物、观众范围广、发挥大众媒介的宣传力量(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

弊:电影表现手法不一定能如实反映历史、可能侵犯人物名誉、不利于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

至此,本次命题终于告一段落,但我们对于教学和考查的思考并没有停止: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教学生才利于学?如何让提升核心素养之路和高考之路并行?这需要我们在教考实践中继续探寻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