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思维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高中物理思维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曲俊德

垣曲县中条中学   0437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加强了对高中教育领域的关注,且在高中这一重要环节,物理仍旧是高中生需要认真对待且学习的国家重要科目。针对高中生来讲,要想学好物理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因高中物理具备抽象性特点,若想真正掌握物理知识,需有较强思维迁移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此能力成为高中物理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高中物理思维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求有效提高学生物理水平。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思维迁移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伴随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环节中,思维迁移能力已成为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并且还是高中物理课程主要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培养内容。且同其他高中学习科目相比较,物理科目教学内容较为繁琐,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借此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并且还能使学生思维得到活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一、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奠基思维迁移

思维迁移能力的养成需要有丰富且坚固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作为依靠,简言之,充实、稳固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基础。高中物理课本包含众多且繁杂的理论知识,其中涉及丰富的含义、公式及理论。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挖掘此知识扩展的着手点,同时从其入手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物理知识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进一步指导学生根据基础知识清晰地梳理并创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的同时引出将要讲解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时,因在初中就对其进行初步学习,在高中物理课本上又对其展开深度解析。因此,教师在讲授其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回想一下初中与之相对应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思维迁移能力,在对初中时期所学内容展开扩充的基础上建立起牛顿定律知识体系。并且,在后续学习其第二、三定律后,教师可将牛顿三大定律的异同点作为学生思维迁移的着手点,使学生采用探讨、实操及验证等方式寻找到三者的联系,进一步确定其知识结构。其中,第一定律是基石,其清晰地描述出惯性和力的定义,且科学恰当地表明运动与力两者的关系;以此为基础,第二定律借助简洁的文字说明加速度、质量和力三者的关系,同时还包括物体所受外力、质量及加速度三者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其不但是整体核心还是力学核心;第三定律是对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变化时受到的外力性质展开说明,也是对另外两大定律的填充。简而言之,教师在对牛顿三大定律讲解时,应有针对性地使三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借助思维迁移能力建立完整知识结构[1]

二、创设问题情境,唤醒思维迁移意识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营造出科学且恰当地问题教学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关注,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同时还能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大脑更为活跃,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借助问题寻找到新旧知识关系,促使学生提高思维迁移能力。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与动量有关的知识点时,可以积极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进行对问题情景的创建:若在速度相等的情况下,足球和铅球都朝你飞过来,你会选择接哪个球?学生会回答接足球,因为足球质量较小。随后,教师可以接着提问:若两个完全相同的足球分别以2m/s和15m/s的速度向你飞过来,你会选择接下哪个球?学生的回答十分一致,都会选择接下速度慢的球。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此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讨物体运动状态与其质量及速度有着怎样的联系,进一步引入动量定义。在学生对此定义有着基础认识后,教师可以继续进行营造问题情境:将同一只瓷碗从相同高度自由落下,在接触水泥地面时瓷碗碎裂,然而落在柔软的地毯上却不易破碎,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借助此问题情境,教师可将学生思维向另外层面导入,从而迁移出瓷碗是否破碎取决于其在落地时与地面间互相作用力的大小,且通过动量定律可以得出,作用力大小又同地面作用时的时间及动量改变有着一定影响。借此在不断的问题创设中,学生对动量及其公式都有了深刻理解。对比以往教学方式,直接给予学生相关概念及公式,采用这种方式会使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且能够尽快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同时,借助此种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融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迁移能力,是教学中时常可以看到且有着明显效果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教师积极采用这种方式,加强对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2]

三、增强归纳总结能力,提升思维迁移能力

所有科目的学习都必须借助归纳总结对其进行加强及吸收,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学时,需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且归纳总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物理课本内容比较丰富,且知识点较为繁杂,由此可见,在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讲解时,养成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能够熟练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学生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环节中能够多角度深入挖掘物理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迁移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此章节中万有引力定律、天体的运动和卫星运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前一章知识点匀速圆周运动展开讨论。研究表明,圆周运动依靠的是向心力,某天体绕着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通过万有引力提供,通过这种方式的归纳和扩展会使学生对相应知识点形成越发清楚的认识。并且,学生在遇到与此知识点相关的综合性物理问题时,就会想到并使用相关公式对问题进行解决。除此之外,物理力学当中还包含两条最为基础且特别重要的定律,分别是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对这两个定律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并总结出两者显隐性关系,从而找出高效解决相关问题的着手点,在学生创设知识体系的同时增强其对综合题目的解决能力[3]

结论:综上所述,思维迁移能力是学生学好物理必备能力,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的能力。拥有良好思维迁移能力可以使高中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且思维活跃、开阔,才能让学生熟练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才可真正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并且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还可借助此能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宇.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迁移能力培养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39):135-136.

[2]葛文静.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迁移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0.

[3]施安帮.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J]. 明日,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