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

何家明

犀浦实验学校 成都市郫都区611731

摘要:深度学习概念源于对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随后在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中,成为基础教育各学科共同追求并想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就小学数学而言,学生要想实现深度学习,必须自主感受知识生成过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落实主动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而以上内容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革新传统教学方法,建构新课堂,探索新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深度学习;策略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内涵和教学内容,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安排,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此过程中,逐渐走向深度学习。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后进行深度学习,能提高相关数学学习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1熟悉学生学习情况,深度剖析数学教材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了解学情是教师取得教学预期目标的根本。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同时形成空间观念,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所以,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剖析现有的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认知情况。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教材内容,透过教学现象去看其本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达到开展深度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因为学生刚接触圆的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目的是让学生对圆形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如你生活中见过有哪些物体是圆形?圆形有什么特点与作用?通过提问,学生对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根据教材中知识点的分布着重讲解圆的性质与圆的画法。首先,引导学生充分解读教材,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圆的概念;其次,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制作圆的模型,目的是让学生对圆的基本特性有初步的了解,感受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后,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用圆规画出一个标准的圆,总结圆具有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在经历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就会实现深度学习。

2结合生活素材,培养数学思维

学生无法走进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素材,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数学知识、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在生活当中发现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走进数学深度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分一分》内容教学时,要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认识分类的方法,同时要知道怎样进行分类,并且按一些简单的要求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如果只进行口头叙述,或者是只利用多媒体投影,都无法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体验感,无法让学生走进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这样会极大降低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无法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的东西,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素材,减少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笔、尺子、橡皮等物品,让学生进行分一分,让学生结合生活物品和生活经验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如哪些东西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总结归纳思维。帮助学生将生活素材或生活用品融入到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快的速度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当中。这样,学生在真正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之后,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加快学生深度数学学习的进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结合生活素材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也可以结合生活素材为学生创造数学学习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加持久,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

小组学习效率与小组分组具有直接关系,数学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等科学划分小组,在分组时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差异”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2]。在进行分组时,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写作的优势与劣势,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才能让分组更加合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每组人数一般为6-8人,在分组后老师让学生共同推举自己的“小组长”,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任务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关键,不但能够维持小组讨论的秩序,而且还能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在小组成员磨合后,老师就可以布置实践学习任务,通过不断的习题练习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也是关键的步骤,对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自身数学思维有限,在交流时很容易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因此,老师就需要提前布置本节课写作任务,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这样才能在课上进行交流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题,这样一来,通过不同思维的互相碰撞,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知识后,老师就可以设计小组作业,每组4人,让每组学生合作完成“手帕”,让学生将各种平行四边形组合在一起。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自行分配任务,如画草稿、设计图案等,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去,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展示,然后选出最佳设计手帕,并给予第一小组一定的奖励,激励学生做得更好。

4以错促改,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过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难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学习,与教师忽视了错误资源价值,一味地批评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出现的错误,并未将错误有效利用起来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学生深度学习目标,教师应正视错误资源价值,善用错误,构建以错促改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深度探究数学知识与解决常见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其在此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例如,在运算定律教学中,许多学生会在简便运算方面出现错误。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错题整合在一起,分析其错题规律,并监督其修改错题。学生一边改错,一边向教师、同学说出错误原因,并总结改错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解题能力,扎实掌握了运算定律,逐渐实现深度学习。此外,在错题改正与整理中,学生自主建立错题集,形成积极纠错意识,建立更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课后对错题集展开回顾和分析,在后续其他知识点的探究与实践中规避类似问题,均可为其深度学习提供新的支撑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素质教育阶段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好数学,教师要采用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归纳与总结,培养学生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有针对性、创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亚红.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实验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1):40-41.

[2]张燕.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1(2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