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素养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植物资源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基于科学素养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植物资源的应用

陈翠秀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幼儿园  江西  赣州  341800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启蒙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基础时期,要注重教育的综合性,强化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完整的科学认知,培养其科学素养,更有利于幼儿的综合发展。而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用植物资源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能够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积累科学经验。下文就科学素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植物资源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科学素养;幼儿园;植物资源

前言:植物资源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元素。利用植物资源培养幼儿正确的自然认知是十分有利且必要的。在幼儿园开设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植物资源,设置植物角、搭建种植区,组织互动活动,强化幼儿的科学认知和科学意识。要让幼儿真正接触植物,观察植物,或是亲自管理植物,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植物资源的教育价值,发展幼儿的科学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植物资源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幼儿园教育会决定幼儿的思维、能力、意识。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幼儿与大自然的接触频率远低于与电子产品的接触频率[1]。虽然多接触电子产品可以培养幼儿的现代化意识,但是由于孩子没有亲自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所以会逐渐缺乏科学认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道德审美发展。

植物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幼儿的自然认知。如今大多数幼儿而对氧气、二氧化碳、植物种类、花朵种类并不具有明显的认知,主要原因就是幼儿与大自然渐行渐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科学认知。自然界中,植物资源内有许多科学教育因素,而将这些因素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可以有效强化幼儿的科学认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科学价值观。

其次,可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用自然资源要让幼儿观察植物形态,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观察能力。在亲自动手栽种、浇灌、拔草等种植活动中,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心和动手能力。良好的自然资源教育能够让孩子远离电子设备,回归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身体,而幼儿对植物的长期养护,也能培养其责任感。

二、植物资源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实践

(一)设置植物角,强化科学认知

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的科学素养,要灵活地利用植物资源,强化幼儿正确的科学认知。在幼儿园开展环创工作中,设置植物角,让幼儿认识植物,建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幼儿园植物角可以帮助幼儿对植物有一定的看法有效打开幼儿的思维,提高其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与其他幼儿交流、讨论植物角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

植物角更有利于幼儿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其对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顺着自己的想法和兴趣需要提出问题,加强幼儿对大自然植物事物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幼儿园可以以楼层为单位或是班级为单位设置植物角,每个小朋友选择1-2个自己喜欢的植物放置在植物角。家长要协助幼儿收集植物的基本信息,作为植物的介绍。孩子每天要拿出几分钟的时间学习植物角的内容,观察不同植物的不同形态。比如:有的幼儿选择草莓苗,就要观察草莓抽芽、长叶、开花、授粉、结果的过程,了解草莓的生长规律以及生长的必需要素。

(二)搭建种植区,丰富科学经验

种植区有着深厚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内开展种植活动,可以强化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科学经验。在种植区内,幼儿要探究构建对生物生命的基本理解。比如:植物的外形特征、生命周期、栖息环境、变异性、差异性以及相互依赖性等科学知识和概念[2]。幼儿要经历播种、浇水、除草、施肥等过程,在日常活动中也要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观察其生长情况、是否缺水、缺肥、缺阳光。

利用种植区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幼儿要对自己种植的植物负责,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例如:有的植物喜阳光,就要放在窗台上;有的植物不需要频繁浇水,就要制定合理的浇水周期。在种植过程中,可以提高幼儿植物科学认知,要通过观察、预测、实验等过程,完成整个种植过程。可以引导幼儿亲近热爱自然,对植物种植产生质疑和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师可以给不同幼儿发放不同的种子,比如:小西红柿、小辣椒、草莓种子等,或是多肉植物、龙舌兰、吊兰可直接种植的结构,这样可以让幼儿了解不同植物的种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组织互动活动,培养科学意识

这里所说的互动活动是指幼儿与植物资源、环境实现互动。在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思维参与,保证幼儿身体在场、思维在场,亲身经历植物的生长过程。互动并不仅仅是让幼儿动手、抬脚、用眼这些简单的动作,而是要让幼儿与植物身心融合,引导幼儿思维的深度参与。比如:在种植活动时,部分教师会采用科普规范步骤,要求幼儿按部就班完成种植过程,虽然这种方式省时省力,但并不利于幼儿科学经验的增长

[3]。因此,在种植活动中,要鼓励幼儿自己制定种植方案,尝试多种种植方法,将幼儿与植物环境产生主动且复杂的互动,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解决疑惑和求证的过程中加深拓展有益的经验。

例如:在“种植黄豆苗”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发放三个纸杯和三颗黄豆种子,让幼儿自行进行对比种植。幼儿要明确植物生长的三大要素:土壤、阳光、水。然后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认知设立对照组。比如:有的幼儿将一个黄豆种子泡在水中,放在阳光下;另一个黄豆种子放在土壤中浇水,避光;最后一个黄豆种子放在土壤中浇水,且放置在阳光下。观察不同时期不同种子的生长情况。让幼儿自行探究种子生长的基本要素,更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

结论:总而言之,在当今幼儿教育体系内,教师要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强化幼儿科学认知、科学经验和科学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植物角、搭建种植区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植物认知。并利用互动活动,让幼儿与植物深度交流,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也使其对大自然有正确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周媛媛.浅谈如何推进植物资源主题活动的开展[J].名师在线,2021(22):12-13.

[2]唐菊英.基于园区植物资源的园本生态课程构建探索[J].新教育,2021(10):73-74.

[3]高婵,朱珠.园内植物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运用[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Z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