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学  贵乎慎始”——聚焦幼小衔接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君子之学  贵乎慎始”——聚焦幼小衔接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蔡霞

福建省尤溪县洋中中心幼儿园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为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幼小衔接阶段,努力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文明意识等。本文从幼小衔接阶段入手,结合幼儿园区域游戏、绘本故事阅读、角色扮演等活动,探索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旨在为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行为习惯;培养方法

幼儿自制能力较差,可塑性较强,学习速度快,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当前,很多幼儿都存在时间观念差、生活自理能力不足、语言表达不清等问题,这些不良习惯一旦稳定下来,就难以改变。教师需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手段,利用动画教学、情景演绎、区域游戏、户外活动等方法,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提高幼儿的专注力,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奠定基础。

一、利用情境创设,培养幼儿文明习惯

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让幼儿形成尊重教师、团结同学的意识。在大班教学中,很多幼儿存在乱丢垃圾、浪费食物、不爱劳动、不遵守纪律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幼儿容易欺负其他幼儿,甚至存在说脏话等问题。为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为幼儿模拟小学的环境,组织“小学开学第一课”模拟演练活动,融合多媒体动画,为幼儿讲解文明礼仪。在模拟演练活动中,幼儿需要在课前向老师说:“老师好!”在下课前向老师说:“老师再见!”在小学环境的影响下,幼儿能够受到感染和熏陶,通过动画掌握更多的社交礼仪。除了模拟小学环境之外,教师还可以模拟居家环境,引入儿歌等教学方法,让幼儿成为讲礼貌、懂礼仪的好孩子。例如,教师可以用《礼貌用语我知道》《学做小客人》等儿歌,让幼儿掌握敲门等礼貌行为,熟练运用“对不起”、“别客气”、“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通过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幼儿能够降低对小学环境的陌生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二、开展区域游戏,提高幼儿时间观念

在幼儿园教育中,很多幼儿做事目标性较差,不能合理规划时间,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形成“拖延症”。在进入小学之后,幼儿需要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放学后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观察任务等,如果幼儿缺乏时间观念,就会耽误学习,甚至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1]。针对这种问题,幼儿教师需要全面做好幼小衔接,使幼儿正确管理时间,提高幼儿的自主规划能力。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DIY小时钟”游戏,让时间观念具象化。在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圆形纸板、塑料吸管、水彩笔、彩色纸条、剪刀等材料,引导幼儿按照钟表的结构进行制作,让幼儿掌握钟表的各个组成部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里设定一个闹钟,要求幼儿在20分钟以内完成游戏,看谁的“钟表”最漂亮。通过设定闹钟,幼儿会争分夺秒,不断调整作品,把最好的作品呈现出来。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幼儿制作的速度太慢,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增强幼儿的紧迫感,提高幼儿的时间意识。

三、引入角色扮演,优化幼儿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幼儿的必备能力,在幼儿进入小学之后,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交流能力,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向他人传递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以往的幼儿教学中,很多幼儿都存在语言含糊不清、不喜欢表达等问题,即便是教师提问,也有一些幼儿不予理睬。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入角色扮演,让幼儿沉浸于角色当中,借助角色来进行表达,减少幼儿的心理压力。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20个小剧本,例如“客人来家里做客”、“语文课堂上的误会”、“我是小小采访员”、“去超市里买东西”等。在“客人来家里做客”的剧本中,幼儿可以扮演客人、父母、孩子等角色,“父母”可以说:“您好,欢迎您来家里做客,快请坐,我去给您倒茶。”孩子可以说:“叔叔阿姨好。”客人可以说:“您好,打扰了,我们是对面刚搬来的住户,希望以后互相帮助,多多走动。”通过开展角色表演,幼儿可以结合剧本内容,与他人进行交谈,还可以根据人物设定,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创新,提高语言表达的整体效果[2]

四、布置阅读任务,提高幼儿的专注力

在幼儿进入小学之后,需要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将阅读能力作为基础,幼儿需要通过阅读图画和文字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强对信息的思考。当前,很多幼儿存在专注力较差、自制力不足等问题,阅读持续时间较短,难以独立阅读。针对这种问题,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让幼儿逐渐延长阅读时间,引导幼儿结合图画和文字进行思考和联想。首先,教师需要在班级当中划分出“绘本阅读区”,在阅读区摆放各类书籍,张贴动画卡通人物,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其次,教师还需要制定一周阅读计划,广泛引入童话故事、科学故事等,使幼儿的阅读范围更加广阔。最后,教师还需要在阅读教学中为幼儿布置任务,例如在阅读《乌鸦喝水》的绘本故事时,教师可以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情?是什么阻碍了乌鸦喝水?它是怎么解决困难的?最后的结果怎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幼儿能够精准把握绘本故事的具体情节,认真思考,努力回答问题。为全面提高幼儿的阅读效果,教师还可以布置创新型的阅读任务,要求幼儿将故事讲给他人听,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还能增强幼儿的复述能力,使幼儿在阅读和讲故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更加喜爱阅读。

五、加强家园共育,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和影响非常大,为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络,共同锻炼幼儿,使幼儿形成独立的品格[3]。当前,很多幼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喝水、洗手、如厕等都需要教师提醒,部分幼儿在饭前不爱洗手,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另外,还有一些幼儿在下课时间不及时去厕所,反而在上课时去厕所,这些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给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为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幼儿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分享科学的育儿经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鼓励幼儿独立穿衣服、吃饭、刷碗等,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另外还要提高幼儿的责任心,增强幼儿对班级的责任感。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劳动课程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劳动课程中引导幼儿种植大蒜、洗衣服、打扫教室卫生,表扬幼儿的劳动行为,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结束语

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非常关键,教师需要持之以恒,抓住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让幼儿在行为上更加规范,在人格上更加独立。在实践当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入区域游戏、绘本故事阅读、角色扮演、儿歌教学等方法,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提高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在生活上拥有自理能力,同时掌握小学阶段基本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伟芳.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J].人生与伴侣,2021(43):80-81.

[2]陈雨诗.幼小衔接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幸福家庭,2021(14):63-64.

[3]丁孟学.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