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率真语文课教学中的兴趣调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1

浅谈率真语文课教学中的兴趣调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吕相翠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实验小学 13450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

常规教学中,经常采用以朗读课文促进内容理解、以拓展文本促进能力提高、以联系实际促进思想教育的方法,这已是成功的教学经验了。在此基础上,我结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谈谈我是怎样以调动兴趣为切入点实施教学的

一、适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乐学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来谈谈地震有什么危害?学生看了我精心准备的多媒体地震图片,以及玉树地震后抗震救灾的影像资料。这些生动的图片、影像,精彩的讲解,再联系课文中的描写,学生就能侃侃而谈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以及抗震救灾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也就更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整合、品读教材,提高学生自学兴趣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体会教材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我把地震中的父与子与语文主题丛书《背影》和《母亲》进行统合。教学中,采用以品读为主的方法进行,引导学生结合学法提示读:快速默读课文。画:画出体现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语句。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学完以后,进行总结、迁移利用这种方法自学品读丛书《背影》、《母亲》。这三篇文章都是体现父爱和母爱的故事,这样的统合不仅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父母的爱,而且通过品读课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兴趣

三、多种形式阅读,养成学生朗读兴趣。

引导学生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自见。这些名言警句,无非是强调读的重要性。对朗读课文的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尤其是朗读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兴趣低的可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强调朗读的作用。

为了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我采取了老师示范读”“学生领读”“齐读”“默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角色读”“有感情读等方法,把读摆在第一位。并采取了必要的奖励措施,大大调动了读书的兴趣。

实践证明,只有调动学生朗读兴趣,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学生朗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文中出现了三次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用不同的语气来读。第一次要读出父亲那种坚定的信念,第二次读出儿子对父亲的信赖和自豪感,第三次,读出我们对儿子阿曼达的感动与敬佩之情。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知道朗读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美的体现。从而把朗读兴趣转化为一种习惯从而达到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的目的。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参与兴趣。

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努力实现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零距离。让学生说自己的事,说身边的事,无疑是每个学生都乐于接受的。

在本课结束时,让学生在欣赏完《父亲》这首歌曲后,我说:听后,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其实父母的爱就是早上为我们准备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的叮咛,就是灯下陪我们苦读的身影其实爱无处不在,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大门说说父母对你的爱或者对你的父母说你最想说的话。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能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实现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零距离的要求。

五、提高综合能力,唤起自主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广泛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拓展文本。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地震资料,体现父爱、母爱的故事,赞美母亲父亲的诗歌,名言警句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汇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去。

这样率真语文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问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如:教材内容用时过长,导致对后面丛书的处理不够细致;对学生所搜集的资料因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没满足学生的交流欲望联系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参与兴趣这一环节学生正兴趣盎然时就到下课时间了,如果采用小组交流就会好一些。今后要在教学设计、环节安排多为学生留出足够空间,放手让学生的交流兴趣得到充分展示,真正做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