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隐性德育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探究隐性德育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桑英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桃都实验学校2716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教育制度也不断完善和进步,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已经形成了高效化运行体系,在培养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的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核心素养培育以及新课改的要求下,如何满足国家层面人才培养要求,建设先进的班集体就成了不同教育阶段学校与教师群体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德育;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引言

德育是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班级的管理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把德育工作做好,对学生成长将会大有所益。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德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因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1初中班主任管理常见问题

1.1班级管理方法陈旧活动单一

部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活动时没有“放权”,仍然过度集权,注重自己的管理地位,和学生之间形成了对立关系。且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没有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建议,对学生仍然是约束与批评为上,过分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等,都导致学生在班级中与班主任越行越远。且目前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中趣味性不够、较为单一,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积极作用不大,也导致初中班主任工作实效性较差。

1.2教育理念滞后

一些初中班主任存在着落后的思想,认为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听话的人,让他们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惰性思维,既不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又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从而影响他们日后参与集体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一些初中班主任觉得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和对错意识较弱,于是采取了强制的管理方法,试图通过强制的管理来促进班级管理的有序和正常化。但实际情况是,在他们的命令下,学生很容易出现逆向的情绪,他们不愿将服从老师的命令和班规。另外,一些班主任受到“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熏陶,忽视了与班级学生的交流,也不重视对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的理解,所以未能将课堂管理与学生自身特征紧密结合,增长了教育管理方法的强制性,这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生本”思想相背离,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无法高效推进,学生个性得不到有效发展。

2探究隐性德育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2.1构建生活中的隐性德育教育模式

隐性德育教育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热情之外,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校园不是单一化的学习环境,还是大多数学生生活的地方,所以对于生活德育的培育也应该付诸实践。对于学生生活的德育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德育的知识点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活当中,帮助学生在劳动、体育、课后生活等方面建立高尚的德育习惯,形成强大的德育思想。例如,在班级进行集体劳动的时候,总有几个学生会偷懒耍滑,他们表面上可能是在打扫卫生,但实际上却不停打闹或者窃窃私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融入式的隐性德育教育方式,既不伤害学生的尊严,也能完成对他们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用边聊天边干活的形式从外围观察走入劳动队伍中,带领这些学生一起进行任务清扫,通过这种身体力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带动下,这些学生会激发内心的良知,加速把工作做完。而在随后的劳动总结会上,教师要用“以德报怨”的形式,不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批评,而是“反其道而行”进行一定的表扬。这样一来,会激发这部分学生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将隐性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做法,帮助他们体会感动、体会良知、体会隐性教育的力量。

2.2开展主题班会,重视行为养成

初中德育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俗话说得好,想要成功,想要学会做人;欲做好人,先要做好事。这里的“做好事”指的就是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智力高低和成绩好坏常常被看作评判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指标,但是这忽视了“育”的内涵。凡成大事者,哪个不是经历了一番风雨和挫折,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令人佩服的思想品质,所以取得了成功,我们几乎找不到没有好品行却做成了大事的,就算有,也不长久。由此看来,“育”字的内涵意义十分深刻。所以,班主任可以开展以“学会做人”为主题的德育班会,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的违法案例来警醒学生,让学生明白法律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武器,违反法律是会负刑事责任的;还要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树立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在班会中不断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和社会都能有所贡献的优秀青少年。学生可以知道违反法律的人里也有大学生,他们也曾成绩优异,受万众瞩目,因为自己不正确的思想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学生在反思他们的行为的同时,也会思考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发展和突破。

2.3完善相关制度

班级整体的风貌与学习氛围都会对学生个人产生影响,因此,要想在班级里树立起一个好的氛围,就需要将德育融入到班级中,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德育教育制度来实现这一目标。在完善有关制度后,班主任教师则需要按照制度内容对同学们进行严格的要求定,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遵守相应的制度。并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表扬奖励措施。比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自身有着良好的德育行为或者是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在某一个方面有着较为优异的成绩,这时教师则可以提供奖励,同时让其他同学可以参考并学习,而在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时,教师还可以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改正。

2.4紧密结合学生学情,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不断成长的,教师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若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应当对学生的思想认知、情感态度进行全面关注。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心理或消极情绪,教师就应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化解学生的情绪,减轻学生的压力。如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沉迷网络、校园霸凌等问题,班主任也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在隐性德育思想下,教师也应当关注情感教育的实施,有效发挥各种积极情感的引导作用,让整个班级焕发活力,学生也能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获得更多进步。比如,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而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困生应实施情感教育,而不是火上浇油式的否定与讽刺。如果班主任在语言方面变本加厉地批评,那么就会适得其反,德育教育会遭遇一定的情绪抵抗。对于学困生来说,品行方面稍有欠缺,班主任可以通过合适的教育机会,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使其品行得到正向的引导。班主任的正确态度是学生感受到被关心与被关注的正确方式,能够促进其激发心里的感激之情,从而融入班集体中。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班主任的话语权也因此被削弱,而青春期的学生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叛逆心理,加上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等,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艰难。要想保证管理效益,班主任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正视困境,找到根源,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焦清.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苑教育,2021(24):9-10.

[2]梁康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45-146.

[3]蔡仁庆.浅析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