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模式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6
/ 2

幼儿学前教育模式的创新

顾忠勇

阜康市甘河子镇中心幼儿园 831500

摘要:学前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音乐教育中所处的位置较为特殊。从表面上看,幼儿园不能称其为学校,其教育目前也未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之内。但实际上,学前音乐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整个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石,是每个人接受音乐教育的起点。同时,学前音乐教育的有无与优劣,是判断整个国民音乐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分水岭之一。因此,明确学前教育在我国教育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措施,希望能够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的教学水平,促进幼儿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模式;创新分析

引言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能力,中职教师应融入最新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全民渴望素质教育的年代,为了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大众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为了使幼儿创新能力激增,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多方面能力,中职教师将音乐剧融入现今的教育模式,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培养全能型学前教育人才,也取得了不小的效果。通过音乐剧的排演,能使幼儿的自信心、创造力以及思维都得到相应的提升,作为一种实践性大于理论性的教育模式,对幼儿有着不可小觑的吸引力。因此,作为一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必须深入实践,为音乐剧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出谋划策。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的问题与现状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在总体上还存在过于强调单一技能而忽略整体应用、技能培养与实际应用脱节等现状。同时,教学模式、内容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与当下学前教育师资需求还不能完全相适应。具体表现如下:

(一)“单一”技能无法“综合”使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单一的钢琴、声乐、舞蹈等技能,还需要掌握将单一技能有效地在幼儿教学中组织运用的能力。现阶段,学前教育音乐技能课程与音乐教学存在部分脱节现状。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单纯地传授教授音乐技能,上课内容以技能的专业性学习为主。

比如,钢琴教学,以钢琴的奏法以及传统古典作品学习为主要目的。声乐教学,大多为专业的民族唱法、美声作品的学习。教学过程,也是以传统音乐技能学习模式为主,教师讲授、学生模仿、训练音乐技能。学生只知道如何弹某一首作品或唱某一首歌,教师没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单一的钢琴、声乐、舞蹈等技能融会贯通,综合融入幼儿音乐学习当中。

从对幼儿教师所具备的音乐技能调查分析来看,部分幼儿教师音乐技能掌握单一。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接受过声乐、钢琴、形体等训练,但在幼儿歌唱教学、舞蹈编排甚至是日常游戏中的即兴伴奏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钢琴即兴伴奏是幼儿音乐教师应当掌握的技能,这一项技能关系到幼儿音乐活动的正常举行,但只有少数的幼儿教师可以自主编排教材中的歌曲,大多数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进行无理论伴奏。由此来看,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掌握单一的音乐技能,并不能综合地运用于幼儿的日常活动及教学。

(二)将“初级”视为“低级”

学前教育处于儿童发展的初级阶段,是每一位幼儿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学前阶段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的未来发展。学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3-6岁儿童,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最易,但也是最难的。最易,指的是其程度相对“浅”“简”“易”;最难,因为它触及人的原本性与造化至理。真正和谐有效并且适于开端的音乐教育可以在无形当中改善孩子的思维和人际交往方式,并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但这一点并未得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幼儿教师的重视。

一些人认为,幼儿园的音乐课堂,就是领着孩子唱唱歌、跳跳舞,或是在课堂上随意播放几首儿歌,带着孩子们一起玩玩闹闹。甚至有人认为幼儿园就是孩子的寄养场所,只要安全不出事就行。[1]学前音乐教育虽然处于儿童接受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但并不低级。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重视音乐对学龄前儿童全面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认定为一项无技术含量、简单无意义的活动。忽略音乐教育本身的作用,必将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将“趣味”等同于“纯玩”趣味

能够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但绝不是简单的对游戏进行复制。音乐活动应当是趣味性的活动,而不是一项单纯的游戏活动。只有将音乐学习内容与游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充分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幼儿可以在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音乐涵养。当开展儿童音乐教学时,教学内容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呈现,但游戏并不是放养般的纯玩。当今几乎所有幼儿园与幼教机构,都在进行所谓的“唱-游”活动,但大多均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及动作为主要内容,形式以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喊喊叫叫为主,停留在肤浅的玩耍层次。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幼儿音乐剧教育的原则

(一)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口授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好的教育效果,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育效果不佳的局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幼儿音乐剧的教育形式,以兴趣为主作为主要的展开形式,使学生能更加自主地学习和融入,以收获更优异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不关注学生本身的需求,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创编时,应该适当调整音乐剧的内容,并且在学生多次尝试未果时进行指导,使学生能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同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音乐剧的主要内容,也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二)贴近生活中的事物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指出,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育不能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因此,教师在选材和调整时,应该有意识的从常见的生活事物入手,熟悉的事物能让学生在学习、参与的时候降低陌生感,并且也更能激发学生的认同感。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音乐剧创编中,为了能让学生明白不挑食、节约粮食、天天刷牙的意义,教师就可以选取挑食的情节,这样简单的情节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就会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教师所要表现的内容。

(三)根据教育的目的创编音乐剧的内容

总的来说,幼儿音乐剧并不是一场娱乐游戏,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要通过一场音乐剧的创编和组织,让学生能有所学习和收获。所以,在音乐剧编排时,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现阶段所呈现的问题进行设计,将学生之间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冲突和矛盾编进音乐剧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使学生能在音乐剧排演中受到更多的启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及时改正。同时,新故事的创编也可以根据一些流行、经典的儿童故事进行改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形象。在选择主题内容时,虽然有一些童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明,但是不适用于创编幼儿音乐剧,因为对幼儿来说理解其中的内涵比较困难。

例如《海的女儿》,其背景故事并不能被幼儿所理解,但是其中海的女儿的形象十分鲜明,她的善良和舍己为人、甘于奉献与王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人物特点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这时教师就可以有所取舍,选取容易理解有关奉献的形象和人物相结合重新演绎这个故事。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场所。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孩子未来身心均衡、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不仅需要师生教学观念的转变、学校课程设置的调整,也需要幼儿园、社区幼教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对教师音乐素养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对幼儿音乐教育关注认识音乐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共同打造高质量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廖乃雄.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8:487.

[2]杨丽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3.

[3]杨丽梅.柯达依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