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理念下的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6
/ 2

“知行合一”理念下的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陈玉媚

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知行合一”理念,从思想认同增动力,“知是行之成”;制度引导树典范,“以行促知”;课堂教学重实践,“以知促行”;家校共育成合力,“知中有行”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

【关键词】知行合一 初中学生 行为习惯

教育部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明确指出:“德育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一生的收获。“知行合一”理念所关注的是认知与行为结合的重要性,教师应在此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知行合一”理念的内涵

“知行合一”思想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教育理念,其中“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即对事物的认知,“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该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与“行”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并相互影响、相互统一。如果理论缺乏实践支撑,“知”将无法发挥参考作用;而实践缺乏理论引导,“行”也会丧失具体的方向。可见,只有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

(一)思想认同增动力,“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主体,再有效的教育方法、措施脱离了学生都无法发挥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提高学生思想上的认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影响,强化他们对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思想认同感。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只要成绩好,其他不重要”的错误认识。日常行为不拘小节,如随便拿同学的学习用品;在课室里追逐打闹,给同学取外号;娇生惯养,追求名牌鞋物;公共场合攀枝折木、大声喧哗等。同时,在网络、通讯日益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初中学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想浪潮的冲击,并容易“有样学样”,形成一些“歪风邪气”。所以,要让学生正视自身行为存在的问题,多管齐下,增强他们内驱力,使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通过谈心、写信、发信息、小卡片等方式婉转地指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他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其次是从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为切入点,理论给合实际,让学生能认识到改变自己的行为不是为了迎合他人,归根到底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同时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发现他的进步之处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让他明白不良的行为习惯是不被大众认可的,而好的行为习惯是能得到大家赞美的;还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名人或成功人士好习惯的故事,举办“好习惯成就精彩未来”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良好行为习惯带来的巨大力量,从而坚定了他们向好的决心和信心,充分体现了“知是行之成”的丰富内涵,让良好行为习惯能得以形成和巩固,

(二)制度引导树典范,“以行促知

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理念的探索认为:实践缺乏理论引导,“行”将会丧失具体的方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引导。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双向交流、探讨产生的制度则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应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将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制度中。内容应从小处着眼,立足本班存在的不良思想及行为习惯,收集全班的意见进行总结、归纳,注重对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细节的规范指导,包括课堂学习、同学交往、礼貌用语、卫生习惯、等具体方面。让学生的日常行为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还可结合加扣分德育分的方式进行量化管理。采取小组长负责制,让小组长按规定进行加扣分,汇总后在每周的班会课进行公示。并以德育分作为班级评选各项优秀学生的重要依据,发挥制度的正面引导作用,强化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动力,实现“以知促行”。

心理学认为,初中学生具有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富于幻想的特征。因此,在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典范并设法搭建平台,让在主题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责任情感。如在“一见老师就问好,一见垃圾就捡起,一进教室就安静,一听铃声就学习。”的“四个一”评比活动中,让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讲述自身的感受;又如把被评为学校“月度优秀学生”的个人事迹做成手抄报张贴在班上,让同学们参阅;举办“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通过耳濡目染,唤起学生的趋同意识,使学生能真实感受到“优秀”的魅力,用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励他们端正态度,改正不足之处。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实践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深化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使“知”能充分发挥其参考作用。将空洞的理论说教引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中,让教育回归生活,从“以知促行”到“以行促知”,进而做到“知行合一”,实现“知”与“行”的良性循环,让教育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课堂教学重实践,“以知促行”

所谓“以知促行”指的是通过文化浸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思想来指导行为,使学生将“知行合一”作为路径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阵地,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渗透,让学生掌握更多正确的观点,并积极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的情景或机会。学生所学的知识如不能够运用到实践中,知识就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理解及有效吸收。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尝新的教学模式,高度重视教材中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挖掘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践因素,通过课堂思考、小组讨论、习题考查、课后延伸、课后调查、课后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运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知行合一”,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营养物质的成分表”,为父母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教师可布置学生在设计好食谱后,利用周末时间亲自动手为父母做好这一份爱心午餐,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意与孝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又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又如在人教版九年上册的道德与法治《中华一家亲》一课,学生在学习“我践行—促民族团结”知识点过程中,教师可创设生活情景:“假如寒假你要去西藏研学旅游,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学习和生活,从维护民族团结的角度,你打算怎么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归纳出可行的方案,并让学生对这些方案进行展示,“以知促行”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和情景巧妙地将教材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得到了智力和能力的双重提升。可见,“知行合一”理念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家校共育成合力,“知中有行”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是单纯通过学校的德育思想教育、行为管理就能完成的。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因此,父母应不断修正自我,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如在吃饭时家长做到光盘行动,不浪费饭菜;家里损坏的物品,能维修的尽量维修,不轻易丢弃,从而引导孩子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又如家长在生活中关心孝敬父母,与邻居和睦相处、乐于助人,通过言传身教,孩子就会逐渐形成尊老爱幼、善待他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同时,家长应与学校的教育方向及措施保持协调、统一。学校对学生强调或渗透的良好思想品德如:热爱自然、爱护公物、珍惜时间、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需学生通过行动才能使其内化而心,外化于形。学生“知”而未“行”,并非真“知”。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的过程则为这些良好思想品德提供了许多实践和展示的机会。这就需要家长做教育的“有心人”,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了解学校在德育方面的学习内容或要求;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多留意孩子的相关行为,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知行合一”的效果得到巩固及强化,孩子做得不好的方面不能轻易放过,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批评教育及正面引导。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把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知中有行”,从而实现“知行合一”,才能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收到实效,使学生终生受益。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点滴入微的工程,需在“知行合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教师、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思想上认同、制度来约束;课程中渗透;生活里践行才能圆满峻工,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Z].

[2]王邦争.“知行合一”在德育中的落实[J].百科知识,2020.(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