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环境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双减环境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唐道智

海南省东方市大田初级中学      海南东方市         72625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课后指导水平。科学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可以保证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满足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与多元化学习需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此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迎接生物课堂学习活动,提高课堂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全面发挥各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和创新手段的价值,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更多的知识,全面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减少课后学习和作业的负担,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双减环境下;初中生物;教学

引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双减”政策一经发布,便引起广泛关注。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广大一线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的重大课题。全国模范教师全疆发老师曾说:“谈到‘双减’就必须先弄清楚‘负担’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若喜欢某一门学科的学习且学有成效,则花多少时间和精力都不会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这里的成效并非仅仅指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更多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自我成就感。因此,在“双减”大背景下,生物教学若想有所作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策略”和“作业设计”等方面有所创新。

1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1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在生物教学的整个活动中都占主导地位,几乎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很难将生物课的教学完美地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进行教学,在讲台上板书口授,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虽然教师如期完成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却达不到教学的预期。这就是现阶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初中生物教学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本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普遍将自身的主体意识转移到教师身上,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也是由教师一个人决定的。所以生物课堂上出现教师一个人在设计教学内容、教授教学内容,学生只负责“听写记”的现象。这种课堂现象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中提问、课后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上学生也不会去主动参与教学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更不会对学习产生创新性想法。这种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弱,严重影响生物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严重阻碍生物教学的改革。

1.2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自然学科课程。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的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把生物教学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倡导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利用好生物实验辅助教学的功能提升教学实效。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接受程度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在坚持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把知识、技能、过程体验、情感认知全面融入其中,基本上还是在较为死板的讲授教材,缺乏必要的扩展或者是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不仅会使学生感觉到生物学科学习的枯燥性,也不利于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会使生物学科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产生很大的距离。

2双减环境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2.1激发学生生物课程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初中生经过幼儿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养成基础的学习能力。在此情况下,为确保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应注重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形式,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搭配趣味性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课堂学习环节。这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所提出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优势”不谋而合。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机械式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与深度学习,使其紧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发表自身观点与见解,并且与教师展开密切的互动与交流,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将自身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课后作业当中,顺利完成课后作业,检验自身的知识学习成果。学生将自身在课后作业环节所展现出的不足记录下来,在课堂学习环节向教师寻求解答,由教师为其答疑解惑,可以保证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反馈情况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课堂教学环节当中的不足之处,在下一阶段的教学模式中做出相应优化与调整,以此确保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与时俱进,满足“双减”政策以及“新课改”的各项要求。

2.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始终是初中生物教学效果提升的一项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应改变落后单一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初中生物知识内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生物知识。例如在教授《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课时,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说出组成细胞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了提高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植物细胞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其次讲解新课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联系自身的皮肤以及器官进行类比,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为什么某些地方和父母相似?”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找出答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以及分析理解能力。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到,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包括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等等,能够大大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2.3注重实际论证,培养理性思维

生物这一门学科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注重用实际论证来让学生明白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准确性,尽可能地降低所讲内容的难度,以保证学科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生物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学科理论知识,更要全面发展与此相关的各方面能力。

结语

“双减”政策背景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创新高度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在此形势下,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通过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加强教学信息反馈效果,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方式开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在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与科学实施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疆发.“双减”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2):1-78.

[2]周序,付建霖.“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应教尽教[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1-5.

[3]李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例[J].甘肃教育,2021(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