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以劳养德”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核心素养视角下“以劳养德”实施策略

陈丽

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

摘要:“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从古人这些富有哲理的话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劳动观念,教育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将围绕笔者所在学校在课程育人,抓紧三个课堂这一做法进行具体的论述,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以劳养德;劳动实践;

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是每一所学校教育需要完成的目标,劳动美德作为其中的关键方面更需要学校给予重视。作为教师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重视常规教育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具体生活,以劳动活动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以劳动教育让“五育”并举成为现实。劳动教育丰富了德育的内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也为学生的灿烂人生和祖国的美好未来发挥基础性作用。课堂是劳动育人的主要阵地,笔者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自能”课程,抓紧三个课堂,分为“生活课堂—我爱生活”“三园”课堂—我爱校园和“公益课堂—我爱大家”三大课程,本文将围绕三个课堂进行论述。

一、立足“三园”课堂,促进以劳增志

所谓“三园”课堂,是课题研究中所特有的阳光园、墨香园、集芳园,在“三大园”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班会活动,1+N融合课程,以劳增志。

首先,在班会上教师可以将劳动这一概念对学生进行一次正规的灌输,其次,在班会上,列举一些与劳动相关的优秀案例,向学生们展现当代道德模范中与劳动者相关的优秀人物,让学生能够通过了解劳动模范的优秀案例以及品质,从内心深处产生敬佩,并且能够有决心与他们一样成为拥有优秀劳动品质的人物。再次,可以开展歌唱劳动歌曲的活动。为赞颂每一位伟大的劳动者,流传着许多为劳动者而制作的歌曲,例如《劳动最光荣》《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都可以在班会中进行教学,让学生来演唱,从歌词体会劳动所带来的力量。不仅如此,还通过组织关于劳动歌曲的演唱比赛,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演唱一首有关劳动的歌曲,并且体会歌曲所带来的内涵以及意义,最终进行评判,评判出最优秀的班级给予其劳动精神积极分子的称号,这样的鼓励机制使学生更有动力去体会劳动中的意义,在比赛中不断树立以劳养德的教育理念。

二、立足“生活课堂”,践行劳动项目

立足“生活课堂”,即落实好学校劳技课堂,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每天让学生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实现劳动技能的提升,促进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比如,教师按照儿童生命成长周期,编制《家庭劳动实践建议清单》,基于学生家庭生活的实践机会,聚焦生活自理、收纳清洁、烹饪技巧、农耕技能、购物出行和公益服务等六个板块,引导学生沿着纵向六级进阶,渐进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邻里的事热心做”意识,在螺旋上升中丰厚劳动体验,磨砺劳动品质,发展劳动素养。为了把家庭劳动实践落到实处,学校基于儿童立场,设计“21天劳动习惯养成”项目,以21天为一个劳动周期,引导学生坚持劳动实践,完善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在项目推进中,家长成为孩子劳动的指导者、协助者和评价者,家长成为劳动教育的同盟军,和教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了教育合力。

三、立足“公益课堂”,开展劳动实践

公益课堂是根据学校“自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了爱心公益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主导课程,将学生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实践进行实践,由此创设出更加多维立体、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劳动场景,校内校外相融相通,实现劳动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和持续性。

比如,开展“劳动进家庭”“劳动进小区”的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回家能够帮助自己的父母打扫卫生、捏捏背,甚至为可是他们做一顿饭,也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感恩父母,明白父母这么多年照顾自己的不容易,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增强亲子关系的同时也深刻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再比如,在学校社团活动中,让学生进入食堂餐厅,了解食物加工制作流程,明确食物操作规程。并从就餐礼仪、食物的来源、食物的制作方法、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选择食物、食品安全和食物的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食物的制作方法,认识食物的营养价值、食品安全知识以及动手制作中,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助力学生茁壮成长,践行以“食”育人理念,练就生活本领。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不只是让孩子在家做饭洗碗、收收书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教师还应该利用学校课程,五育融合,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发明创造。劳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体力劳动层面,特别是“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更应该让学生理解劳动蕴含的创造、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应.论如何通过小学劳动教育树立“以劳育德”理念[J].东西南北:教育,2021(7):1.

[2]张导致.如何通过劳动课程树立“以劳育德”理念[J].科学咨询,2020(42):1.

本文为宁德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德育课题《新劳动教育助推德育“133”实施途径研究 》编号:NDDYB202204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