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

胡新婉 

汕尾市城区新港街道海滨小学 516600

摘要:小学语文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思想的普及,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从单一的知识讲授向全面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育融合指的是德智体美劳的融合,将五育融合思想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既能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又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五育融合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五育融合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助力于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的全面综合发展。

关键词:五育融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把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能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堂,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对语言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逐步获得审美、情感等多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使五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多种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共情能力和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五育融合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随年级的增加而发生了变化,从基础知识逐步向困难知识转变。低年级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如字音、字形等,容易掌握,注重兴趣和学习习惯。在中高阶段,学习的困难逐步增大,为了满足学习的需求,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在“五育融合”视野中,把德育、美育融入到课堂中,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端正思想品德,培养审美方式。另外,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还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图片来进行审美教育[1]。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的能力。以“五育融合”的思想为基础,帮助学生在学习等各方面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教育性,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美好开端。在五育融合的视域中,教师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课文中体会到国家的伟大,从而培养爱国情操,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五育融合”的视域中,教师教学活动的优化明显地有利于实现其教育职能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五育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挖掘德育素材

在教学课堂上,应充分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并与“五育融合”思想相结合,以保证五育融合的有效实施。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仰,树立崇高的理想。充分发掘和研究德育素材,使其在课堂上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渗透,从而使其成为一名具备优秀道德品质的高质量人才[2]。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授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五壮士的精神品质。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思考狼牙山五壮士每一个人的特点。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能够总结出:沉着冷静的班长马宝玉、一身正气的副班长葛振林、力量型战士宋学义、英勇射击敌人的小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并且能够找出文章中对应的语句。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但要牢记历史,更要自立自强,勤奋好学,为祖国未来贡献力量。在“五育融合”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通过优化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同时,通过对教材中的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对他们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也起到了上升的作用。

(二)渗透美劳教育

把美育与劳教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能使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又能使他们了解劳动的真谛,并对其产生喜爱。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在生活中培养情感,促进人的思维素质和核心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应结合生活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思想。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三黑和土地》时,教师可以运用文章所蕴涵的劳动知识、劳动精神,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他们明白当时老百姓对土地的感情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土地和丰收的图片,让学生回想起他们所体验到的土地的故事。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们得到共情,在教学上,老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录像向同学们展示辛勤的劳动和收获的快乐,使他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

(三)挖掘体育素材

“少年强”中的“强”指的不仅仅是少年在思想和意志层面的强大,还包括少年身体素质的强。因此,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下,教师在教学时,既要传授课本知识,又要充分挖掘和渗透体育素材和知识,引导学生注重身体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摔跤》时,教师在讲解课文描述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比赛场面的基础上,可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在班级中也开展一次摔跤比赛。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摔跤这一运动的发展技巧等,然后让学生积极参与比赛,或者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分组比赛,实现对课堂活动的丰富。语文教学与体育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将“五育融合”理念融入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体育教育的渗透,促进了学生健康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总而言之,以“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为核心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重视[3]。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语文教材、课程内容、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营造优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达到自我成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朱颖,候丽.五育融合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J].汉字文化,2022(14):109-110.

[2]叶红超.“五育融合”理念下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J].小学教学研究,2022(17):22-24.

[3]陈琳妤.“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2(0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