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数字化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实践研究

刘媛

遵义市东风小学

摘 要: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越来越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采取多元化的方针。为了在小学课堂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师应集中力量打造智能课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活动设计体系的建成,努力使其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尽管许多学校和老师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缺陷,需要高度关注,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应用,力争在小学课堂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关键词:数字化;小学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教学实践

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必须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创新力。教学理念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不断引入。传统的学习方法侧重于学生积累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将不同的知识传输给学生,从而会限制他们的思维,限制他们的发展。这与新发展理念背道而驰,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生成性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一、数字化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目前,预设性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更为常用,这种过分强调预定义的教学设计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阻碍了教师和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形成。在数字时代,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学校课程教学的新要求,即课程教学不应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固定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更多的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逐步从预设性转向可生成性,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创新性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选择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要求很高,因此老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模式,给他们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积极学习态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事实上,在许多现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会倾向于灌输式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操作简单。但令人担忧的是,在灌输式教学的作用下,许多学生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消极的学习状态、对信息技术学科难以提起兴趣,这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能力也无法更好的提升。从而削弱了信息技术课堂的作用。

2.2对信息技术课堂认识不到位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教育方式的高速转型,智能课堂已经成为流行的词汇,也是典型的教学创新手段,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课堂知识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更具活力的学习,特别是在小学应用智能课堂的优势更加突出,可以激活课堂活力,改变学生对学科的态度。目前,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更好的认识到生成性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无法积极引进创新技术,开展智能学习,在一些学校尽管建立了网络环境,但老师们没有及时下载课程和相关的教学视频,仍然倾向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减缓了高科技和信息技术课堂的融合,也阻碍了教育创新。

三、数字化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实践

3.1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旨在动员学生学习多样性的课堂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学生不仅能够认真致力于课堂学习,而且在课后保持高度的热情。信息技术是面向实践的,学生不仅要了解技术,而且最好通过重复课堂操作获得技能。生成性教学实践主要思想是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并开发一些有趣的、有竞争力的课堂教学实践方法。优化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困难,因为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不同的方法,教师必须根据特定学生的特点进行规律灵活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堂内容,提升自身动手能力。                                 

3.2创设情境,激活生成,营造智慧课堂积极氛围

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进行生成性课堂实践。首先,老师们通过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些动画来创造学习活动的情境,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营造出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从而侧面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现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其次,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列出每节课的任务清单,明确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和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们在信息技术中找到本课程的任务列表,并下载数字课程,根据学习目标观看微课程视频,并自学如何使用一些电脑中的绘图软件进行一些简单图形的绘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创建一个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有助于激活课堂的“生成性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提出创造性的想法和建议,并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从而可以更好的探索新的思路与实践方式,形成宝贵和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要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要重视生成性教学实践的引入,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的教学设计中,使课堂更有趣、有吸引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智能课堂对小学信息技术活动发展的影响,专注于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活动的课堂效率,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班的整体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李娜.“互联网+”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生成性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1(02):135-140.

[2]周巧宝.基于智慧课堂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学习[J].小学时代,2020(18):100-101.

[3]郑常波.小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深潜式探索[J].学苑教育,2020(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