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指导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3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指导策略研究

袁青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213000

摘要:小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它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基于此,以下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指导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之道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创造适合其特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与此同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积极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究体育的知识与技巧。

一、体能训练概述

在现阶段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如何在一节体育课中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小学生的体能水平,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相关知识,小学体育教师在引导小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能训练方法、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规定,在体育课程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合理安排体育资源、增强小学生体能是小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据此,小学体育教师应依据体能项目的具体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有计划、系统地将体育课堂与体能训练相结合,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效率。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的价值

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教学发展受到局限性,同时教师的思想观念也在应试教育之下受到同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体育学科的教学程度更进一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特别是身体素质的锻炼,以此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这也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与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对原有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现教学的深化。由此可以见得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位置,在教学中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致力于构建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

三、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没有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一般是根据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但是这样对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又不能兼顾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更没有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小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体质素质普遍存在差异,而在教学中,老师却要求他们整齐划一、统一动作。这会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厌倦情绪,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消极情绪,导致不能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二)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学生被动的学习锻炼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应加强对学生运动的指导和激励,培养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课的兴趣。而体育老师的教学艺术、教学能力以及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也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崇拜。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的教学活动,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加到体育教学中来。

(三)没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制定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时,没有站在小学生的视角,没有正确地剖析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和情感,只希望利用体育课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表面上看,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快速、便捷地学习到有关体育课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但是,就其实质来说,学生们的学习仅仅是表面功夫,对于日常的身体锻炼没有灵活的掌握技巧,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四)体育教学的内容相对单一

目前,我国一些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即:体育老师没有按照新课标进行教学,而是采用传统的、单调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此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采用了自由活动的教学方式,这与小学的体育教育目标是不一致的。长期如此,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整体发展。

四、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指导策略研究

(一)营造趣味性体育课堂与体能训练结合的教学环境

为了保证体育课堂与体能训练结合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阶段,小学体育教师要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切入点,基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设置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引入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以两人一组合作方式进行“推小车”的游戏。各小组成员需要推车向前,并以上肢俯卧撑的方式完成游戏。这样可以在激发小学生体能训练兴趣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上肢力量。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为了保证快乐体育教学目标的充分贯彻落实,小学体育教师可将体育课堂的体能训练项目简单化、趣味化和校本化。其中,体育课程简单化是指在保证校本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趣味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小学体育课堂与体能训练结合的教学操作流程,降低体育课堂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教学难度。例如,在跳远这一训练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跳远简化为在直线跑的过程中,以单脚起跳并用力向上腾空,随后双脚落在地面上的活动。

(二)合理选择游戏

体育项目的选题是进行体育竞技活动的基本环节。教师选用的运动不仅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要保证学生身体锻炼的目的,而且要保证运动易于执行,从而让学生学习的顺畅和轻松。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体能基础、兴趣等特点,选用相应的体能锻炼项目。例如,学生要进行体能锻炼,单纯用跑步来锻炼学生,会让学生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形成负面的心态。体育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四个不同的组,每个组参加200米的接力赛,采用跑动和接力赛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毅力,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使学生更接近彼此,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集体精神。

(三)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小学学生活泼好动,而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则违背了学生的天性,因此体育教学需要避免这一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弥补传统教学理论存在的缺陷,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喜好相同,又彰显出为学生服务的本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索性能力。将传统体育教学课堂中的跑步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仅仅需要将跑步的形式改动一下,既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就,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需要通过接力的方式进行跑步,学生跑的距离不需要太远,同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接力方式进行传递,比如学生可以在跑步中加入两人夹着球跑,或者是跳绳跑步,或者是运球跑步等。又比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单人运动的运球速度的比拼,通过团队合作引导学生运球,多人进行趣味的篮球游戏活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同时能体会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并掌握体育运用技能,在课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爱也会加深,大量的学生都喜欢这样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而这样的教学过程也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学习的收获,同时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

(四)目标式体能游戏

目标式身体锻炼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体质特征,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制订相应的运动项目。例如,有些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不强,教师就可以用“一步一步”这个动作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实际上,这种比赛更偏向于“自我挑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概念在很多高难度的比赛中都是适用的,而这个“困难”的程度设定是学生当前的一个身体素质的极限。就拿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平,但是如果坚持得太久,身体就会不舒服,所以学生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身体承受时间。在游戏中,学生可以通过延长游戏的时长来达到一个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目的型身体运动更多地是让学生“与自己竞争”,培养出学生更好的自觉感和自律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黄金时代,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体质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耐力锻炼则是指在体育活动期间,学生的体力维持时间。所谓的强身练习,就是锻炼学生的上肢和下肢的肌肉。任何一种运动,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肌肉的力量都是极为关键的。

(五)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创造性思维,创造趣味化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众所周知,兴趣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体育教育的灵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机械的进行示范动作转变到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有趣的课堂,有效地推动了体育课堂的多元化发展。老师们可以利用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来进行教学,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撕名牌”,把这种活动融入到小学的体育课程中,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放松和快乐的学习氛围。另外,在进行接力赛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分组比赛,接力的物品可以是小学生感兴趣的物品,比如可爱的洋娃娃、卡片之类的。提高了体育课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巧用体育游戏

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要坚持创新,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多做一些改革,而不是一成不变。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堂里,让他们更有学习动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老师还要经常针对不同的体育场所和体育设备进行教学设计。孩子们都是爱玩的,有些课程是很无聊的,老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变成一个有趣的游戏,让他们在玩的时候,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七)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教师在体能训练过程中,需要保障拓展活动的顺利进行,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把拓展活动依照小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分层。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开展拓展活动的时候,要依照具体情况布置场地,为不一样的项目提供安全合理的设施设备。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实现拓展活动资源的有效整合,制定完善合理的活动措施和方案。在具体方案设置的时候,教师需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制定合理的拓展活动方案,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实现拓展活动方案的有效拓宽,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加强对拓展活动方式的探究,期望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教师应该指引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提供多样性的拓展活动方式,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的锻炼方法。所以教师要加强对拓展活动方法的探究,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在体能训练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把小学生整合起来,保障拓展活动的可靠性与针对性,不只是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培育,也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认知。

(八)微课教学法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是在室外授课,室内授课时间比较少。虽然室外的训练很重要,但室内的教学也非常重要。在室内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录制视频、整理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开展技能教学时,教师需要分解动作。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亲自演示。但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在示范时可能会出现局限性。且班级学生较多,教师在示范时不可能顾及每一个学生。此时,就需要教师整理互联网上的示范视频或是自己录制,把连续性的动作进行立体化的分解,以慢放、暂停截图等多种方式展示给学生,看不清楚的部分教师可以重复播放。例如,前滚翻、屈膝、提臀、双腿蹬直离地等多个动作都非常重要,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分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动作要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纠错。虽然教师讲解了理论知识,也分解了相关的动作技巧,但学生在实际练习时依然会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在看到错误的情况下会快速地指出,学生也能迅速纠错,但教师不可能看到每一个学生,也不可能在一个学生出现问题后就告知所有的学生要规范某个动作。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录制学生在练习时的视频,把一些错误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观看合集。这样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哪个动作是错误的,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在练习时自觉地纠正这个错误动作。例如,在教学足球时,一些学生在拨球时,不能科学地抖动脚踝,控制足球完成四个方向的运动,在两脚相互拨球时,球常常会脱离学生的中心范围。教师把这些错误动作视频整理好让学生观看。学生就会发现是脚踝的抖动出现了问题,在拨球练习时也会更加努力,控制脚踝的抖动。这个过程就能提高学生运动的规范性。

(九)顺应学生的心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

心理学的调查表明:最大的动力是对知识的热爱。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去学。所以,在体育教育中,当一个人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时,就可以使其积极地去做。老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并创作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专注于环境,降低体能的消极作用,使其在锻炼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取得理想的训练结果。教师要使同学们参与到情境中去,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去。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能够在一定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角色完全的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增加他们的锻炼时间,又能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十)重视拓展活动的安全管理

教师在指引小学生投入到拓展活动中,需要重视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对于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保护认知有待提高,在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辨别的时候存有一定的不足,非常容易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出现意外事故。教师在开展教学前,需要针对具体的活动场地进行检查,在保障没有安全隐患前提下,指引小学生投入到拓展活动当中。在小学生活动前,教师需要针对他们开展安全方面的教育,逐步提升他们的安全认知和意识,对他们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

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师要想在今后的教学发展中迅速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对体育课程进行合理的优化与创新,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的学习环境。通过对中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使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房志成.小学体育体能训练策略[C]//.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2:307-309.

[2]赵亮.促进小学生体能发展的意义策略[J].新体育,2022(16):64-66.

[3]东知才让.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J].知识文库,2022(16):4-6.

[4]冯景.趣味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视野,2022(16):125-127.

[5]李浩冉.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分析[C]//.第三届全国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415-418.

[6]江礼洁.小学体育体能训练的“思考”与“改变”[C]//.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重庆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1051-1054.

[7]杨卫东.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探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06):111-113.

[8]丁思思.小学体育课堂中综合体能训练的实践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05):181-183.

[9]朱学峰.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策略[J].新课程,2021(3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