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项目化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樊燕秋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2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新课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入手,以“量感”为切入点,基于项目化学习模式对小学数学“量感”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培养小学数学量感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量感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项目化学习模式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思考,发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知识是怎样被测量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认识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先将一个长方体的木条固定在地面上进行演示:“老师把一个长方体拿出来让同学们观察,这个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当同学们观察到长方体表面时,都会对这个小物体产生疑问:“老师拿出一根牙签不就可以了吗?”、“老师拿出一根细线又有什么用呢?”这些问题都在考验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想掌握一个新知识就需要有新问题来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

在教学《测量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下物体和地面之间的距离:“我们再来测量这个物体到黑板上刻度线间的距离”学生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想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知道这个物体有多大。这需要借助量规来帮助他们计算一下距离到底有多大。

二、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根据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进行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在项目式课堂中获得更多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设置小组合作任务等方式向学生明确测量的意义。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量”指的是“物体的大小”、“数量多少”和“长短多少”三个方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方案,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通过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获得相应知识,进而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从而掌握测量对象、测量方法以及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使所学知识得到更好地运用。

同时,通过实践探究活动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与量感相关的主题教学内容给每一位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引导其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三、开展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交流与分享

在“测量”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化学习这一环节中,同时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地交流与分享。

例如,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先用卷尺测量一个长为2米的正方形,然后用一支笔(10厘米)进行测量;或者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去量一下所画正方形的长度,并得出正确答案。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小木棒做尺用来测量物体长度(每组一根)等进行分组后小组成员就开始进行分工,每一组派3名同学为组长对所测物体进行记录和分析,然后把数据统计出来并汇报给组内其它同学。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会有一些难点需要教师注意。

比如第一组同学发现了一个小木棒长2米多,用铅笔量很难将其准确测量出来。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个小木棒用尺子量一下然后再记录下来。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发现在某些角度时会出现一个长为2米多的正方形,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四、注重过程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与迁移

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操作,注重学生操作体验,并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学习。

在“测量”一节中,教师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实验课:让学生通过室内外测量活动,巩固所学的面积概念和测量方法,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应用所学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展示:让学生在教室里测量“地面的长、宽、面积”“黑板的长、宽、面积”等。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小组共同完成任务书中设计好的测量任务,教师参与活动并适时地进行帮助与指导。

4.总结反思: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对“测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量具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能够了解到使用数学工具对解决现实问题是十分有用的。

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量感”这一核心素养概念要求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进行教学创新活动并使其得到发展、提高。

五、关注教学反思,引导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要想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就要多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活动时,也要注重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从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引导他们进行知识迁移,能不能运用割补的方法把圆割补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等图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剪一剪、拼一拼。最后分享操作感悟,有效地体验从猜想—验证—分析—总结的探究方法。这样有序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反思能力。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践过程中获得成长,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知识背后蕴含的理论知识和逻辑原理。

六、结语

本文从新课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出发,以“量感”为切入点,探索项目化学习模式下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以项目式教学设计为依托,构建了项目化学习模式下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方案。

实施项目化学习之后,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以量感培养为目标,通过问题提出、任务设计以及任务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教学指导。在探究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化为具体问题或任务要求。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汤武英.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以“长度单位”教学为例[J].江西教育,2022(16):65-66.

[2] 蔡伶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量感”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2(12):17-19.

[3] 高敏茗.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探讨[J].生活教育,2022(0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