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生成活动的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大班幼儿生成活动的实施路径

屈朝霞

海盐县万禄幼儿园,314300

摘要:生成活动可遇而不可求,因为生成活动不是教师预设好的,也不是孩子随意、漫无目的的活动,它是在教师和幼儿的互动中产生的。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生成活动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来说,也非常想要实施一些生动的生成活动,但是教师对于生成活动的实施没有过多的经验。笔者在大班实施的《你好,螳螂先生》的活动中,总结出生成活动实施的新样式。首先通过“捕捉活动的契机,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再来“畅想三部曲,助推活动发展”,最后“放慢脚步,深度探究,做活动延展”,让生成活动质量进一步提升,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捕捉;助推;延展;生成活动

    本文以笔者实施的大班生成活动《你好,螳螂先生》为例,通过“捕捉”、“助推”、“延展”,优化生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捕捉活动创设的契机,突显幼儿的主体性

基于儿童立场的活动,其内容一般都是根据幼儿的兴趣或者急于需要解决的事件表达来确定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敏锐关注个别幼儿或者小组的兴趣点或者话题,教师可以使之成为全班的话题,引起大家的共鸣。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但绝不是主导者。

1.捕捉幼儿的兴趣,做活动价值预判

随着儿童观和课程观的变革,教师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兴趣。面对幼儿的兴趣,教师要做好价值预判,教师需要思考幼儿出现的兴趣是否有利于他的生长和发展?是否具有探究的广度和深?有一些的兴趣价值比较低,并不值得做课程,例如“如何扯下蚊子的腿”,“海盗”等,这些兴趣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教育会影响幼儿的道德培养。

2.前期经验的唤醒 ,做信息收集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活动的实施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促进幼儿发展的。当幼儿对螳螂保持持续的热情式,可以组织孩子进行开放性地讨论,每个孩子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螳螂的认知,教师用孩子看得懂的方式做好记录,以此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及经历。例如:

自从螳螂来到了班级中,孩子们谈论的话题也都围绕着螳螂,所以教师与孩子们进行了一场有关螳螂的大讨论。每个孩子都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螳螂知识和大家分享。乐乐:“我观察螳螂的前腿和后退不一样,要大一些。”悠悠:“螳螂浑身都是绿色的,和青蛙的颜色一样。”恬恬:“螳螂的嘴巴小小的,我都观察不到它。”元元:“堂堂的前腿想把镰刀,很锋利。”

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网式提纲”,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相互分享和学习。

3.开放式提问,做问题的聚焦

活动的目的是促发展。教师通过开放性的提问,例如“你还想了解螳螂的哪些知识”等,促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和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或者提出一些质疑。幼儿的答案无关对错,教师只需要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并且进行梳理,做问题聚焦,当然这种分析和梳理是建立在教师自身对螳螂的了解。

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好活动预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按照这样网络图的展开的,幼儿可能还会突然产生新的兴趣,教师需要追随幼儿的脚步,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二、畅想三步曲,助推课程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应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面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可以提供幼儿亲身体验和主动学习的机会。通过观察、调查、分享与展示等方式,引导幼儿获取有效信息和知识,确定或者修正错误的想法,助推活动发展。

1.第一步:链接真实生活,展开观察与实验

幼儿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区域活动是以操作、摆弄的学习性活动,幼儿在其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自由自主的氛围也深受幼儿喜欢。幼儿将螳螂放在科学区,用放大镜观察着螳螂的五官与外形,记录并和同伴谈论着自己的新发现。例如:

孩子们发现被安置在科学区的螳螂日渐消瘦,很是担心,他们从绘本《螳螂日记》里知道螳螂是吃虫子的,也吃头发和树叶。那么螳螂最爱吃什么呢?孩子们产生了疑问。他们决定做一个小实验,他们在菜园找来了五个虫子,在自己头上拔了五根头发,五片树叶,静静等待螳螂的“用餐”。孩子们发现螳螂没有吃他们精心准备的事物,孩子们觉得螳螂肯定是被围着不舒服,所以没有“用餐”,于是就把它送到自然角“静静享用”。

最终发现虫子少了3只,头发少了一根,孩子们赶紧将结果记录下来,并且约好每天都去菜园抓虫子给螳螂吃。

当面对几天没有吃东西的螳螂时,幼儿的心情时担忧与着急,迫切地想要给它吃东西。当面对螳螂最爱吃什么东西这个问题时,洋洋将前期经验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难能可贵的是,当孩子看到螳螂没有吃他们准备的食物时,没有表现出失望,而是用共情的方式,理解螳螂的行为。幼儿的整个行为及心理,表现出幼儿的真、善、美。

2.第二步:深入探究,寻找事件真相

经历过第一步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孩子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值得孩子们追寻。到了第二步,组织孩子们通过调查活动来是寻找相关信息。书本,录像,上网,博物馆或者展览都是获得信息来源的渠道。一些观察无法解决的问题,用调查的方式正合适。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调查什么,什么时间调查及和谁一起调查,以获得新的信息,扩充自己的基本知识。
3.第三步:搭建分享平台,做经验碰撞

当幼儿调查结束,幼儿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将幼儿收集到地信息收集到一起,幼儿之间相互交谈,相互评价或者提问,做经验交流。每组再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成就,做经验汇总。

我们并不是需要追求每个问题的正常答案,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能让每个孩子积极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做经验碰撞。当调查结果不一致时,幼儿有足够的机会听取同伴的意见,化解争议。当幼儿进行小组汇报时,幼儿处于知识重新进行架构和运用的阶段,而这些新知识也就成为他自己的财富。

三、放慢脚步,深度探究,做活动延展

    一个生成活动可以生发出很多的内容,它可能涉及幼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螳螂可能作为幼儿与自然联结的媒介,可能与促发孩子的艺术想象与创造,还可能带来道德情感的增长。放慢脚步,将课程实施的时间延长,追随幼儿随时可能冒出其他新奇的想法,和幼儿一起进行补充完善,做深度探究,让课程更加丰富与生动。

1.以点及面,促发新经验的架构

当孩子知道当幼儿知道螳螂的饮食习惯后可能会对其他动物的饮食习惯产生兴趣,知道螳螂的繁殖方式可能会联想到人类的繁衍,将已经掌握的一点知识联想到更多的知识面,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建构新的经验。

2.经验反馈,促进幼儿“全”收获

幼儿获得有效信息的途径可能来源与书本或者故事,他们可能会利用原有的经验,模仿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讲自己创编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幼儿经验反馈的过程,幼儿的能力、行为、意志、认识、身体、美感等诸多方面得到多维发展。

3.关注情感需求,做话题延展

作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敏锐得观察幼儿情感的变化。儿童的情感可能会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但是教师要把握真、善、美的价值。当幼儿发现自然角的螳螂变得越来越瘦的时候,孩子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消沉。可能对螳螂来说,我们的爱更像是是“囚笼”。通过讨论,大家决定让螳螂回归自然,因为那里才是螳螂的家。虽然有不舍,但是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本文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让这一类的科学性生成活动更加真实、温暖、生动、深入。幼儿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积极解决问题,对于螳螂的经验更加丰满,情感变得丰富,表达能力、前书写能力和同伴合作能力也到了提高,同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教师也更能够“读懂”幼儿,“重新发现”幼儿。通过深入观察幼儿的语言及行为,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及能力,敏感地捕捉到幼儿细腻的情感变化,幼儿的成长起到支持、助推作用。教师的撰写的多篇案例也在县市获奖状,对以后实施生成活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师和幼儿同行,向美好的目标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黄进,从儿童的兴趣出发[J].幼儿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