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

崔婧姝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在中烟企业全员自主创新活动中,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一支锐不可当的“劲旅”,挺立潮头,独领风骚。当下,我们有必要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实践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和理性分析,对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管理,进行必要的思考。文章首先阐述了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含义,然后对创建的条件和背景进行分析,最后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讨论,提升了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劳模创新工作室;实践;思考

1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含义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劳模命名并作为灵魂人物的专业合作团队,一般以企业、部门、专业为单位申报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要有灵魂人物(劳模)、创新团队、设备场地、创新成果、项目经费支持、管理制度规范等,以确保培训、研讨、攻关及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以及工作成果展示、对外交流活动的进行。劳模创新工作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比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创新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凝聚本部门、本专业智力资源,凝心聚力,打造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促进专业工作高效开展;立足岗位工作实际、攻坚克难解决工作难题,大力开展技艺革新,提质增效,提升专业工作效率及质量;培养职工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造精神、精神,促进职工快速成长成才,服务人才强企发展战略。

2 深入了解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的条件和背景

2.1 时代背景

科技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民族的前途,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在经济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以及贯彻落实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积极培育劳动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鼓励劳模、创新发展工作室,积极带动广大职工听党的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2 目标任务

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是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具备业务、技术和管理专业知识的领导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劳模或的名字命名。这也推动了团队在技术、服务和管理方面的创新。以集团劳模、人才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大力弘扬发展劳模的劳动精神,在发挥劳模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就重大、难点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技术和制度创新和。为使劳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必须通过先进的操作、业务交流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能力。

3 明确了解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相关要求

第一,构建相应的工作团队。工作团队中至少要有1名劳模或带头人,有效经营2年以上,有一定荣誉基础,理论知识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

第二,构建工作平台。有充足的活动经费、活动场地及相关设备设施等,可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创新活动。

第三,具备创新成果。每两年至少有1-2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创新能力和公关能力强,可以持续开展创新活动。

第四,完善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活动开展、技术研究、内部管理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并挂牌。

4 中烟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措施

4.1明晰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室创新管理目标体系

工作室为创新项目的开展提供平台,调控中心通过建立创新管理整体目标、团队目标、个人目标,构建了“团队有目标,人人有方向”的格局。其中,整体目标为各个管理小组制定管理制度与建设方针;团队目标为创新管理小组运行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参照物,为小组各位成员提供一个合作和共担责任的焦点;个人目标是小组成员工作奋斗的源动力,个人目标的制定是具体化、清晰化、数字化的,并且个人目标的达成有时间周期,围绕时间周期,可以将目标进一步细化成若干个时间段和若干个小目标,通过不断对分解后小目标的落实达成,最终完成大目标。

4.2 建立工作室成员流动机制

一是“工作室负责人能上能下”,即工作室年度业绩考核不合格的,所在单位可以报请相关管理部门调整工作室负责人,推荐本单位其他符合条件的人选担任。二是“工作室人员能进能出”,即工作室负责人可根据年度业绩考核结果,结合当年度创新项目和人才培养任务完成情况,选拔符合条件且有参加意愿的员工加入工作室,遵循“专业互补、统筹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因退休、离职、转岗或不适合继续从事创新工作的成员经批准后可退出工作室,保持创新团队适当的流动性和竞争性。

4.3 拓展人才成长的价值评定

劳模创新工作室针对创新管理建立不同形式的评定手段,将各创新项目管理小组活动过程、实验报告、测量记录等检查与班组对标检查合并开展,将员工技术创新活动与班组综合考评、职工成长进步有机联系。创新能力作为员工综合能力考评体系中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员工职业发展,既要表彰优秀成果,又要对创新人员给予公开嘉奖,鼓励申报国家级专利,在技能晋升、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按阶段、有目标地培养专业领军团队。在人才培养考核方面,劳模创新工作室注意发挥劳模、专家、高学历青年人才等群体在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各层级职工创新能力协调发展。

4.4 开发新模式,加大对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激励政策机制

近几十年技术创新的政策实践来看,各个国家普遍采用以下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税收优惠、减免或研究开发财政拨款、补贴等。主要目的是通过鼓励对研究活动的投入,保护发明者的私人收益,提高社会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投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本文建议:一是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基金项目,并且针对一些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盈利潜力大的工作室,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专项信贷资金。在此基础之上,可以考虑由工会组织牵头,由企业出资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股份担保公司,由民间出资人或聘请专业经理人负责经营,以此改善工作室前期缺乏资金的实际情况,切实帮助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工作室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同时,各级工会组织应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对确有成果的工作室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或者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二是针对现有已评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定期对各工作室进行考核,并且要求劳模创新工作室所属企业对其工作内容进行自查,根据实际成果评定星级等级,对流于形式的、组织不健全、活动不正常、制度不完善、创新成果不显著、年末难以完成考核指标、排名倒数的工作室,实行末尾淘汰制度,促进工作室积极运转、良性竞争。

4.5 双精管理促成果培育

一是坚持立项精准化,采用项目立项“联审”机制,抑制“创新泡沫”现象。组织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组成创新项目联合审查组,结合企业实际审查各类工作室申报的创新项目开展的有效性、必要性、创新性,引导不同工作室所提出的相关联创新课题进行联合立项、共同开发。二是坚持管控精益化,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层层监督,实时追踪”的新方式,包含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方案实施,检查指导,项目总结和项目验收五个标准步骤;由项目经理人对项目质量和过程开展自我监督,定期向工作室负责人和所在单位报送项目进行情况;所在单位根据业绩计划书和项目实施方案,实时跟踪掌握项目进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国家对中烟企业整体的发展质效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全面做好管理是整个中烟企业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内容。因此,这就需要中烟企业充分认识到在推动管理工作实效提升过程中,全面增强业财融合整体水平的重要性,从企业的实际特点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提升中烟企业整体的管理实效,更好推动中烟企业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勇.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J],电力系统及自动化,2021-12.

【2】陈景标.劳模创新工作室功能型党支部创建探索[J].建筑技术科学,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