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诊治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诊治进展

牟翔凤

重庆市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   重庆  401320

摘要:在红斑狼疮病谱中,皮肤性红斑狼疮是症状相对较强的一种,在治疗方面,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着一定差异,现阶段,还未能研制出相对固定的治疗模式。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皮肤型红斑狼疮,都能获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新型的外用制剂,比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等,通常适用于治疗对糖皮质激素与常规药物无效的皮肤型红斑狼疮。本文将对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诊治进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皮肤型;红斑狼疮;诊治进展

红斑狼疮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仍未完全明确,主要是免疫耐受缺陷与干扰素信号通路的上调。该病本身属于病谱性疾病,其中一端为皮肤型红斑狼疮,主要限于皮肤,而另一端则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将会累及诸多系统与脏器[1]。皮肤损害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分别是特异性皮损与非特异性皮损。只有加强对这些皮肤损害的了解与认识,才能利于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为并后续的治疗与预后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一、外用药物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

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对于不同种类的皮肤型红斑狼疮,均能获得显著治疗效果,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用药。依据皮肤受损部位及其类型,选择适合的糖皮质激素,比如,面部受损,需要选择弱、中效糖皮质激素;躯干或手臂受损,则可以选择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曲安西龙、倍他米松等;手足或疣状皮损,可以选择强效糖皮质激素,如氯倍他索。使用方法及频率:每天外涂2-3次,且平均每天累计用量不能超出60g,强效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制剂或是相当剂量。关于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以及色素沉着等等。

(二)他克莫司

据研究发现,通过使用0.1%他克莫司软膏,每天外涂2次,坚持涂抹6周后,共累计治疗12例难以诊治的皮肤型红斑狼疮。其中,6例为盘状红斑狼疮,4例为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2例为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且均获得显著治疗效果。约有82%的红斑狼疮患者,原有皮损完善消退或是明显改善,部分患者会感受到有局部烧灼感,并未出现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

(三)吡美莫司

在对糖皮质激素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前提条件下,主要会使用吡美莫司来治疗皮肤型红斑狼疮。据研究发现,通过使用1%的吡美莫司,且每天外涂2次,累及使用8周,共治愈10盘状红斑狼疮,所有患者的皮肤受损情况都获得一定改善,其中,约有52%的患者,其皮损已经完全或是基本消退。部分患者会感受到局部红斑或瘙痒,并未出现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

二、局部注射治疗

在患者皮肤受损处,通过注射糖皮质激素,能够在局部获得相对较高的药物浓度,以此来起到良好的抗炎与免疫抑制的效果[2]。通常适用于外用药物治疗无效的皮损,尤其是盘状红斑狼疮与狼疮性脂膜炎,其治疗效果往往会更加显著。使用曲安西龙悬液30mg,注射在皮损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皮损情况明显得到改善。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萎缩、感染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

三、系统药物治疗

(一)抗疟药

在皮肤型红斑狼疮治疗方面,抗疟药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应用历史,是一种常规药物治疗用药方法,特别是对于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以及肿胀性红斑狼疮等,其有效治疗率能够达到80%左右。羟氯喹每日最大用量为6.5mg/kg,连续用药两个月后,如果未见明显效果,则可以改换氯喹,平均每日最大用量为4mg/kg,上述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和奎宁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加治疗效果。对于抗疟药物的使用,建议应持续数月至数年,待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方可逐步减少用量,另外,建议平均每六个月减少用量100mg,直至停药为止。但是,少数病例在停药6个月后,可能会再次复发,对此,还需要进行重复间断的治疗,这样才能保障治疗效果与初治阶段,并无显著差异。每日使用氯喹3.5-4mg/kg,共累计治疗23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其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经过4-6周的治疗时间后,大约有92%的患者,去皮损状况已经完全消退[3]。并且使用抗疟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还会控制在10%以内,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痛、恶心或是呕吐等等,待药物减量后,症状也会随之逐渐消失。另外,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即不可逆的视力衰退或视野缺失,一般常出现在过量服药的患者身上。因此,在服用抗疟药物时,还需要对用量进行严格把控,切忌超出每日最大用药量。在首次服用该药后,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后,才能逐渐显现出疗效,如果需要及时控制病情,那么当处于等待期时,就可以联合使用快速起效的糖皮质激素。

(二)维A酸类

在常规药物治疗过程中,这属于第二线用药,通常适用于慢性或是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治疗,特别是对于疣状狼疮来说,将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通过使用异维A酸,每日服用1mg/kg,分两次口服,或是服用阿维A酯,每日0.5-1mg/kg,已经治愈多例疣状狼疮,其皮损症状也会完全或是明显消减。另外,通过使用阿维A,也已经成功治疗1例抗疟药无效的疣状狼疮,每日使用25mg,3周后,再更改为50mg,累及治疗4个月,皮损就能完全消退

[4]。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干燥、血脂升高或是头痛等,甚至还可能会出现致畸情况。

(三)糖皮质激素

在皮肤型红斑狼疮治疗中,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药物。通过使用泼尼松,每日0.5mg/kg,并联合使用抗疟药物,共同治疗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经过2-3周的治疗后,皮损就能得到明显改善。关于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对激素产生的依赖性或不敏感性,患者在选用激素时,需要更加慎重,如果是无系统损害的皮肤型红斑狼疮,那么则不应当作为系统药物治疗的首选。

四、其他治疗方法

(一)激光治疗

脉冲染料激光与氩激光,能够选择性的热解消融扩张的毛细血管,并有效缓解体液外渗水肿,加快病变组织消失。据统计发现,通过使用脉冲染料激光与氩激光,共累计治疗14例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其中,有8例为盘状红斑狼疮,6例为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3例为照射剂量5-7.5J/cm,11例为照射剂量6-13J/cm,经过10个月的治疗时间后,发现约有60%的患者其皮损症状有所缓解。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轻微瘢痕或是暂时性色素沉着等等。另外,在治疗一年后,有3例再次复发[5]。由此看来,针对皮肤型红斑狼疮的皮损,激光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但是,要想获得更加长远的治疗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确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皮肤型红斑狼疮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局部治疗方法以及系统治疗药物等等,另外,还需要清楚了解药物的见效时间,明确药物的副作用,按时到相关专科检查,并对治疗方法进行适当调整等等。原则上,应当将局部治疗与非糖皮质激素药物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必要情况下,还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现阶段,对于皮肤型红斑狼疮的理想治疗方案,仍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参考文献

[1]王晓龙,杜金锋,赵金涛,裴广德. 基于GEO数据库对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差异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21):2640-2643.

[2]付荣,林泽英.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转录组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J]. 重庆医学,2022,51(12):2097-2103.

[3]江东. SLE患者皮损表现与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D].昆明医科大学,2021.

[4]邓丹琪,杨滨宾. 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诊治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01):1-7.

[5]张琦,禹卉千,李振鲁. 母子同患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0,49(09):54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