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寄宿制高中学生管理的思路和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民族地区寄宿制高中学生管理的思路和策略

罗卫东

康北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能力飞跃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其行为和思想进行引导,有助于高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自觉向上。因此,在以高中生的管理为出发点中,要着眼于民族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分析民族地区寄宿制的基本特点,列举出当下高中生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与措施,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提高民族地区寄宿制高中学生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寄宿制高中;管理学生;思路和策略

引言:寄宿制学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的创建与发展对巩固两基成果,全面发展学生,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素质化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民族寄宿制学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中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民族寄宿制高中得管理对学生、教师、学校都是新的挑战,教职工应不断细化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一、民族地区寄宿制高中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有许多民族地区寄宿制高中的医疗条件较为落后,而且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生活习惯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不同的民族所秉持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习俗也存在差异,所以学校的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一些学校并没有认识到医疗救助的重要性和关键意义,一旦学生患病,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并且救助条件也十分有限,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病情的恶化,让学生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1]。其次,一些民族地区的寄宿制高中并没有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尽管教学的对象都是少数民族,但学校却忽略了民族的文化特色,一味照搬普通学校的管理模式,没有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和文化,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校有没有针对不同民族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这一特征,阻碍了课堂质量的进步。

二、民族地区寄宿制高中学生管理的策略

(一)学校要制定出符合民族学生实际特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措施

素质化教育始终都是每个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教师事业的灵魂所在。民族地区的高中生本身基础较为薄弱,他们并没有掌握充足的理论和技能,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更加多样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校就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先从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差等生夯实自身的理论,而且要扩大中等生的占比,努力培养尖子生,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不掉队,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任性。同时,教师也应当充分把握好学生的课下和课上时间,要尽可能放慢教学进度,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吸收知识,那么教师就要找时间在课外进行弥补,如果集体的学习成果不明显,教师就应当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另外,教师应当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要尽可能降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引导他们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做到巩固和提高。

(二)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处于民族地区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民族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自身占有的优势。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在日常相处中,班主任需要制定并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将德育理念充分发挥于学生之中,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知行合一。还要利用与学生交流这一渠道,加强对学生全面与及时的了解,进而掌握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提供一些改进建议,推动班级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并保证全体学生都深刻体会到归属感,形成维护班级集体荣誉的意识[2]。此外,除了与学生的沟通,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也是不可或缺的,让班主任和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状况,为学生健康发展共同保驾护航,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保障。F:\手机资料\图片\WeiXin\mmexport1556463605234.jpgmmexport1556463605234

增强班级管理,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在班级相关事务中,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真正融入到班级中,并明确自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逐渐树立并强化班级荣誉意识。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事情,班主任要增强与学生沟通的频率,加强德育理念,及时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和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班级归属感,长此以往,学生的班级意识会越来越高,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意识到团结的积极作用。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并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有助于班级的和谐发展,助力学生健康发展,给予学生成长更多的支持。

(三)学校应当针对寄宿高中生的管理制定出系统化的规范和体系

近些年来,民族地区寄宿制高中所接纳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学生低龄化的现象也变得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可以把低年级的学生安排到高年级寝室,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也可以发挥高年级学生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就那些来自高寒村寨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讲,他们的个人卫生习惯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学校也应当把卫生习惯作为学生自学习惯养成的突破口,定期对校园内和宿舍内的卫生进行检查和评比

[3]。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生活习惯的不同,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帮助学生尽早养成自律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在具体实践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特点,把锻炼的阶段划分为适应锻炼和强化锻炼两个部分,学校可以适当聘请武警官兵,指导学生的内务整理,然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内务的阶段性监督,要反馈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敦促他们进行调整和改正,直到达到宏观上所设定的标准。而且,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要督促学生懂得讲卫生,守纪律。

总结

总的来说,当下民族地区寄宿制高中的管理人存在轻视文化差异性,忽略学生基础的明显问题,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寄宿制高中的管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和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充分尊重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切实提高民族地区高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忠长.寄宿制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

[2]李丽娟.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现状及培养良好行为的策略[J].学周刊,2016

[3]战孝友.农村高中寄宿生作息陋习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