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力学的生活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浅析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力学的生活化教学

                                ,    ,戴美玲

福建省南安市宝莲中学  362302

摘 要:物理是高考科目,学科知识点多,学习难度比较大,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物理知识学习难度大。力学是高中物理知识的重要模块,实施教学中如果能够联系生活更便于解决传统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力学知识的能力。下文具体尝试高中物理力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从生活情境、生活资源、生活现象、生活问题、生活作业五个方面给出可行建议,旨在营造生活化的物理学习环境,顺利突破重难点,提高课程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生活化教学

引 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了物理学科的生活性,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实验[1]……力学是物理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包括机械建筑、航空航天、水利运输等领域都有力学知识的运用。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复杂,理论、公式比较多,对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都是非常艰巨的考验,尤其是新高考背景下,考查方向和内容有所调整,学生要具备理论理解和创新实践的综合能力才可以应对高考挑战。面对传统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薄弱的现实问题,当前我们必须要推进课程改革,专注对各模块物理知识的精细化教学。

1.生活情境辅助突破重难点

教学情境生动、形象,充满生活元素的教学情境可以迅速将学生带入生活场景,以生活现象、生活问题支撑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消除学习困境,使学生迅速建立起学习信心。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简单化、具象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解决学生畏难的问题,如“形变与弹力”章节中确定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是重难点,针对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入跳远运动中使用踏跳板的情境、撑杆跳高运动中使用杆子的情境,这些情境中都有弹性形变现象,就此引导学生探讨弹力具体是怎样产生的?所需条件有哪些?怎样确定弹力的方向?最终,利用情境分析方式解释力学现象,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生活资源用于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组织教学的基础材料,生活化教学资源丰富,可用于补充教材,扩大课堂容量。利用生活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定要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展开,真正让生活化教学资源对学生形成巨大的支持力。物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和筛选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形成生活化教学视角,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切感,增强物理课堂的亲和力,比如“摩擦力”知识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素材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如:工厂生产的鞋底都是带有花纹的,利用鞋底花纹增加地面和鞋底的摩擦力,进而达到防滑效果;滑冰运动中运动员 的冰鞋需要安装滚珠,实现从滑动摩擦到滚动摩擦的转变,减少阻力,提升速度。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态化的视频素材,通过局部放大、结构分解、动作回放与定格等操作让教学内容质量更高。

3.生活现象支持开展力学实验

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实验,物理知识学习中实验同样是重要工具,力学知识教学开展力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物理现象、物理性质和规律,同时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关键能力的发展[2]。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物理实验灵感可以源自于对真实生活现象的模仿,以力学实验为例,很多生活现象蕴含力学知识和原理,可以作为引导学生展开专项探究学习的素材,在力学实验中模仿生活现象能够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激活他们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课时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入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的下落现象对比实验,探究上述两种情形下直线下落的相同运动轨迹两个实验物下落速度不同的原因,让学生参与到观察、分析、对比、探究等科学学习活动中来,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学习能力。

4.生活问题引发学生探究

设置教学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而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课堂教学中提出合适的问题也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和师生和谐互动的有效方式。力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范围极广且学习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去理解和运用力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探究意识,助力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发展[3]。以“力的平衡”内容为例,教学问题设计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芭蕾舞、自动扶梯、悬空玻璃桥、蘑菇石等生活案例展开提问,如“什么是共点力?结合上述事例分析和总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学生结合案例和问题进入合作探究环节,分工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记录结果、得出结论,此环节后可以继续追问,如“力的平衡原理在哪些生活领域中有应用?举例说明”。

5.生活作业助力课后应用

生活化学习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后更是物理学习回归生活的关键环节。对此,课后延伸、拓展环节可以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物理知识服务生活的特质,在实践应用中感悟力学原理,升华知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牛顿第三定律”知识教学后,要求学生课后分组展开拔河比赛,结合比赛中的各种要素分析哪些因素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从力学角度分析想要获得比赛需要注意什么?让力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理论和实践学习环节的有机结合。

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物理课程指导要求持续提高,生活即教育思想引领生活化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树立生活化教学视角,注重提炼生活元素、筛选生活资源、构建生活场景、设计生活问题等,总之不能让物理学习脱离生活。力学是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部分知识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入合适的教学模式,显然生活化教学模式契合实际教学需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支持学生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车伟.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信息生活化教学研究——以“向心力”概念的建立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12):93-94.

[2]李启芬.浅谈高中物理如何有效渗透生活化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 2021(08):1.

[3]张晓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以“向心力”概念的建立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