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浅谈语文教学的简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浅谈语文教学的简化

于海波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初中 

现象一: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千头万绪,有人曾经打了这样一个比方:语文课就是老太太的针线笸箩。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阅读课,涉及到的方面太多,考点太多,知识层次不明显,知识构成不规律,琐碎、凌乱,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行,不抓也不行,往往让语文老师们头疼,也让学生们困惑。

现象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很多,却未能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某一阅读问题经常在不同的文章中出现,教师今天讲了、学生明天就忘;教师只好又讲、可是学生又忘,最终累坏了老师,累坏了学生的无奈重复现象。

现象三: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很多语文老师都有困惑,各种新奇的教学理念、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各种风格的示范课公开课,把语文课打扮的花枝招展。让我们眼花缭乱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疑问:语文课到底是答辩课还是音乐课?是活动课还是表演课?是让学生声泪俱下还是笑语喧哗?

针对传统的教学设计中不注重对文本问题的整合和提炼,教学中教师“碎问”,学生“碎答”,静止、孤立、缺乏紧密联系的大量提问缺乏内在的聚合力,严重割裂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的现状,我开始实验简化教学法,简化教学目标、简化教学内容、简化教学程序、简化教学方法、简化教学手段、简化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率,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一、简化教学目标

  一节课,我设计的目标顶多三个,一般为两个,甚至有时只有一个。我认为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目标越简明,重点也就越突出,也就越容易达成。

二、简化教学内容

1、设计主要问题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不能样样都学。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最重要的方面,设计一到两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两个主问题展开学习,从而简化教学内容和程序,提高教学效率。

主要问题的设计要本着指对语文教学过程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原则。例如在学习《一面》这篇课文时我设计的问题是:文章写的是谁和谁的一次见面?为什么这一次见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的设计,带动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探究、理解,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再如在教《故乡》时,我的问题是:“我”回故乡的心情如何?为什么会这样?这个问题的设计,也涵盖了整篇课文,解决了这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也就掌握了。

主问题的设计注重有效性,因文本而异、因课型而异的、因学情而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求面面俱到,力求由点切入,以点带面,一课一“得”。以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碰撞思维的火花。

主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吃透教材,高屋建瓴,能做到深入浅出,透过繁多的内容知识点,抓出最最重要的内容。

2、归类集中教学

以单元为单位,学习字词、句段、写法等,这种整合用在新授课中最方便。

整合阅读规律,分专题解决问题,用在复习课特别是毕业班综合复习时最有效。我先把初中阅读所涉及的规律,分门别类地总结出来,形成一类一类的有质疑、有解析、有练习的“阅读规律专题材料”。然后,再去整合多篇课文,集中解决多篇课文中的相同问题,让学生形成解决这种问题阅读能力。

如,某几篇课文的景物描写比较突出,那么,教师就先把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规律形成“阅读规律专题材料”。 景物描写的阅读规律专题材料中,把景物描写的所有的作用都结合实际文章解析出来,结合着整合好的多篇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一判断出来,以此来训练和巩固“分析景物描写作用”问题的能力。

就这样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系统掌握有规律的阅读问题,最终全面形成分析阅读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三、简化教学程序

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

我在教学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程序,例如导语,我很少设计导语,简单的两句话把学生的兴奋点带起来、直达要学习的内容就好。再如一些浮于表面的表演、哗众取宠的展示环节,我不允许在我的课堂上出现。还有我们课改中重视的打分环节,我很少在这上面下过多的力气,简单一总结即可,过多地关注分数,会使学生只重视分数本身,反而背离了我们的初衷。

四、简化教学方法

我在课堂上顶多运用两种教学方法,一般都采用相对最简单的方法,例如有的老师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让学生互相检查,这个组的组长去检查那个组的组员,然后组长互相检查,教师抽查,为防止作弊,另外第三个小组的组员监督。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学生一般会儿适应不了,等适应明白了,一节课也基本上过去了:话费在过程的时间比学习本身浪费的时间都多。还有的教师点子很多,一会儿让学生这样做,一会儿让学生那样做,活动频繁,学生基本上没有坐下来思考的时间,看起来很热闹很活跃,实际上学生收获并不多。内容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五、简化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可以脱离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我在教学中,对于电教手段,觉得必须用的地方才用,用得越简洁越好。如幻灯片的制作,力戒花哨杂乱,突出重点,简单大方,那些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小动画小插图一个也不留。在我的课上,很少播放歌曲,我觉得流行音乐和语文课本,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六、简化教学语言

在教学中,我尽量做到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说了学生也没什么反响的话不说,目的不明确的话不说,没有把握的话不说,俗媚的话不说……尽量让课堂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

简化教学不是为了图省事,不是偷工减料、投机取巧,其实,简化是一种教学中的气度、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希望更多的语文教师能体会个中三味,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