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

陈玉欣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中心小学 吉林 松原 138000

摘要:目前,社会不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语文在教育工作中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语文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更是对蕴含在文字背后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小学是教育发展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民族情怀,大大提高未来语文学习的效率。本文对渗透的关键点和策略进行探讨,希望为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问题;对策

引言

小学生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未来和希望,对其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小学生也正处于价值观培养阶段,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结合是非常合理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需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渗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意义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发展动力及民族的精神根基。而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也能激发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弊端凸显,而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能使学生在祖国灿烂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现状

2.1部分小学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文化意识,文化自信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变得多元化,随着文化的国际交融越来越深入,人们都能抱着开放的眼光去接受和了解外国文化,但由于小学生难以正确地判断和筛选优秀内容,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甚至一些学生文化自信缺失,排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在小学生这个阶段若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真实存在的现象,急需引起教师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2没有对语文教材深入挖掘

在语文教材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语文教材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还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内容物,如果教师没有对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就无法使学生真正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核,导致学生只能够闷头学习。这种问题尤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教师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上,而没有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只能够学到些“皮毛”,而不能学习到其中的内核。

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

3.1注重对阅读情感理解,以培育学生的民族意识

在语言课堂教学中,朗读是一项主要教学内容,也是教师训练学生语言素养和情感认知能力的主要方式。阅读材料的选取,对他们的情感理解也有很大的作用。老师们可利用着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成分较浓厚的文章,来训练他们的情感与理解。在文字阅读教学中,朗读也是一种理解文字情感的有效手段,但很多老师在课堂当中容易忽略了它的意义,因此老师们应该借助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朗读教学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古老中华文化的情感表达。老师们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节课时,还通过观看升国旗的画面,创设了一种爱国主义旗的阅读环境,同时还在大家阅读课文时,通过进行富有感染力的朗诵,使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到五星红旗是祖国的精神标志,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他们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了民族荣誉感,也提高了民族意识。

3.2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探寻传统文化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课本都是通过众多专家共同研究,反复探讨才编撰出来的,挑选的都是经典作品、名家名篇,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只要教师们善于挖掘,就能找到探寻传统文化的切入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多下工夫,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按照单一的流程和固定的课件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多研究文章的写作背景,从中挖掘传统文化,与课文的讲解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之中。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是诗词歌赋、成语、国学作品等。例如《三字经》《弟子规》《诗经》等千古流传的名篇,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可以深度挖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从网上找一些动画形式的朗诵或解读视频,向学生展示,避免枯燥单调的解说,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让他们主动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3.3优化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教师多数只是在教学课件中进行简单展示,学生的体验感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作为教师,应该在深刻认识统编教材编排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对韵歌》是在传统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淡淡的传统中国水墨画为背景插图,由山、云、绿柳、桃花等元素组成,文对画,画对文,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体会“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诗情画意。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有节奏停顿,直观地体会课文的韵律与韵味。通过拍手读、师生对读、填字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及对韵歌呈现的意境美。

3.4结合传统节日,融入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儿女强大的生命力与文化凝聚力,也是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的关联,对推动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传统节日的价值在于凝聚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我国,传统节日备受重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讲述节日的产生缘由及历史,以及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以此从多元角度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是“势在必行”,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新时期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地分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并且,还要能够做到立足学情、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分尊重并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地了解和吸收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从而增强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语文核心素养,切实完善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童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9,(23):115.

[2]刘玉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践行[J].亚太教育,2020,(11):21.

[3]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87-88.

[4]何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究[J].新课程,2022(13):8.

[5]李登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2022(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