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小学低段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

施慧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沈北分校,110128

摘要:作业在学科教学体系中具有目标导向和评价反馈的功能,体现核心素养的分层作业,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的难点所在,也是实现“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立足课标,结合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分层作业设计原则及评价体系,以此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分层作业;基础型作业;发展型作业;拓展型作业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用词准确、表述规范、要求明确、难度适宜。”[1]但长期以来,小学低段语文作业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学生主体性缺失、评价体系缺位等问题。《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2]因此,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分层作业,不仅是新课标落实的难点所在,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

一、确定分层作业原则

现阶段的小学低段语文作业多为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手段,忽视了作业的价值。在充分研读课标,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作业设计需体现“指向育人的素养导向”。因此,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做到作业设计与学习任务一致。同时,遵循整合性和层次性并举、合作性与探究性并进的原则,让作业设计更科学、更高效;遵循创新性和差异性相融的原则,让作业评价更具诊断性和激励性,以确保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有方向、可操作。

二、丰富分层作业的类型与内容

(一)基础型作业,夯实知识基础

基于课程标准,基础类作业的目标指向学生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能力,为学生奠定语文基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作业。教师仍应从基础入手,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设计,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主要涉及朗读感悟、阅读理解、表达积累、生活实践等类型,可设置单向度,兼具模仿性和稍加变化的作业。如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系统性的特点,设计趣味的“我会拼一拼”游戏,制作一套常用的部首识字卡片。

(二)发展型作业,提供能力进阶

1、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作业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作业指的是学生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地表达、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3]。以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打电话”为例,非书面作业可以分层设计为:和家长任选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情境一:今天,你生病了,不能去学校上课,打电话向老师请一天的病假;情境二:打电话邀请你的朋友到你家玩;情境三:到叔叔阿姨家玩,叔叔阿姨留你吃饭,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2、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作业

该项作业旨在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学习红色故事、短小诗文、儿歌、童话和图画故事等不同体裁的文本,并尝试进行独特的思考与表达。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四季”时,笔者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生理解叠词“尖尖”“圆圆”“弯弯”等词语词义的基础上,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学生通过选取适合自己的作业套餐,初步学会句式的迁移运用,品尝到表达的乐趣。

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业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业的目标是学生能从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充分搭建支架,助力思维的进阶。如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作业设计中,笔者将整个课文做成一个思维导图,设空让学生填写。

(三)拓展型作业,指向综合运用

1、整本书阅读作业

整本书阅读分层作业的实施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统编教材通过设置“快乐读书吧”专栏,使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给予方法引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4]如在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的教学中,在学生阅读完推荐书目《小鲤鱼跳龙门》后,自主选择喜欢的形式制作书签,并在班级文化墙上进行展示。

2、跨学科学习作业

跨学科的综合类作业应更注重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兼具开放性与创新性,以适应学生高水平素养发展的诉求。[5]如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的作业就可设计成科学探究类作业:开展问卷调查,记录前两个月的家庭用水情况和浪费水的现象;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家长,了解水是怎么来的,并制作与水有关的手抄报、绘画作品等;阅读和水有关的绘本,积累和水有关的诗歌。

三、整合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

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除写字、阅读、日记、习作等作业外,还应紧密结合课堂所学,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考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6]需要将不同类型的作业进行科学整合,使得作业比例更加协调,力求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在整合性和层次性并举的原则下,教师应基于功能目标的整合性要求,尽可能整合作业目标,让学生通过一项作业,完成多个环环相扣的学习目标。同时,设计时还需要关注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时间和作业结构等关键要素。结合以上要求,单元作业便是有效的分层作业实施路径之一。教师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作业,能有效避免课时作业零散、割裂的问题,更加有助于知识的结构化、问题解决的综合化。

四、健全分层作业评价体系

随着以减负增效为目标的分层作业设计的不断优化,与之对应的作业指导与评价机制应侧重目标导向,制订详细的评价标准,并采用星级制的评价方式。分层作业评价便是创新性的差异化评价,差异化既指各类型作业评价的差异,也指不同学生间的评价差异,这要求作业评价要多主体、多形式、多层次相统一。

(一)基础类作业评价

新课标指出:“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考察其内在学习品质的发展”。对此类共性作业,教师可以提供评价支架,细化基础作业评价要求,为学生提供检查和评价方向,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反思能力的提升。

(二)发展型作业评价

新课标倡导:“过程性评价要拓宽评价视野,倡导学科融合。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表现纳入评价范畴,着重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能力。要注重校内外评价的结合,关注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发展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时候,除了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成果外,还要将学生的综合素养渗透到评价内容之中,使评价更具科学性。

(三)拓展型作业评价

对于此类作业,作业评价应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可以通过联通网络、故事沙龙、成果漂流等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激励性的评价和趣味性的手段实现与学生心灵和情感的同频共振。如利用“钉钉”搭建幸福阅读平台,输入书籍档案,每周一本书进行打卡+闯关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结语

如何进行作业改革,利用分层作业高效配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对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必须思考、努力解决的问题。教师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提升作业设计专业化水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分层设计作业,健全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66.

[3] 石晶漫.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3.

[4] 王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66.

[5] 冯名花.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实施方法与策略[J].读写算,2021,(26):157-158.

[6] 牛茜.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实施[J].品位经典,2020,(09):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