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1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思考

李留新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万州,404020)

摘要:教学评估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提供了更加全面有效的课程教学反馈思路与途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评估,主要是通过对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等环节的综合评估来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衡量,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方向标的作用。

关键字:对分课堂 教学评价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ZC2136)

一、思想政治学案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

(一)理论教学评价

理论课堂教学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主题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两个主要模块,即教育创新能力评价、培养能力评价。以优秀人才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创新评估是一项开放的评判性工作。学生之间学习评价模块主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主。学生评价模块由从学生的认知实践,到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构成,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探索;具体结果是在理论、方法、理念方面的自我完善。从实际情况看,在大部分教学中教学评价在不断创新,但仍存在着评估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大锅饭”轻“小锅饭”、顾此失彼、相互推诿等问效究责难题。因此要以教学评价是教师职业理想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发挥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导向性。

(二)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课堂的教学评估是教师大胆探索实际工作和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转化的重要途径。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体现在教师指导学生这一环节实践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教师指导环节评价与学生实践自我内化研究能力评价。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建设,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实践课程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是学习、研究、宣传理论知识主体观、政治理论及各项方针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真正把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教学评价,不能满足于“普遍性”,也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要结合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动态发展,以调动学生实践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思想政治学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多样性的,其中主要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网上评价与网下评价相。

第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在“对分”课堂模式中,定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听课环节、讨论环节、课堂参与度登进行考评,这个评价是双向评价,即教师与学生进行互评,其主要是对师生行为、思想的互评,具有相互监督激励的作用。定量评价主要是对任课教师课时、教学工作量进行考核;就学生而言只要是考核考勤、作业的次数、参与课堂表现的次数、实践活动的次数等进行考评。定量考评客观的数据,为定性考评提供依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考评,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确保考评的客观性。
第二,网上评价与网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网下评价一般采用纸笔测验、座谈了解等方法,主要途径领导、同行、学生进行打分评价。网上评价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评价的方法。在网上评价过程中,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功能,更加有效的正确做出评价。
三、“对分课堂”模式教学评价的几点建议

“对分课堂”模式教学评价的内容是根据其教育对象、课程目标和授课方式等方面设计并安排与选择的。(1)学习态度。学生对所学知识持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立场,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被指导者,因而在整个课堂中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参与活动目的及意义所在而非完成任务要求与否;通过评价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应激反应并给予纠正与帮助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学习态度。(2)内容设置。教师通过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设计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等特点的评价环节,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量化评估,使被评课者能正确理解所授知识与技能。(3)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内容包括对课堂上完成任务所要达到目标的程度、师生完成该阶段学习活动情况以及学生在其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41):12-14.

[2]陈梅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3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