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陈燕妹

泉州第一中学  362000

【摘要】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应遵从“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理念,正视、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分层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真正将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学习活动中获得进步提升。鉴于此,文章就从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索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是一门有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但从实际教学状况来看,按照相同标准“一刀切”式进行授课的方式仍然非常普遍,若不加以重视,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效果,甚至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加大。所以,将因材施教理念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分层差异化教学的方式来提升该学科的教学质量非常必要。

1、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受家庭环境、认知能力、学习基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在发生能力方面必然也会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对于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具有较高要求的数学学科,更是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尊重学生差异,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以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分层教学则为这一教学目标地提供可能,“掌握学习”理论及“因材施教”理论均为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其中“掌握学习”理论是由国外学者卢姆(Bloom)提出,该学者认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并教会学生科学学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不断努力掌握所学知识。该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具备理解、掌握相关教学内容的能力。但是在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学生之间对于教学内容保持的专注力并不相同,同时对于相同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故而,对于不同学生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也就是要以分层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尽可能提升教学效率,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因材施教”理论则是后代教育家、思想家对孔子教育理念的高度概括,改理念认为教学工作者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个性情况的基础上,以不同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这些理论为分层教学的有效落实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指导,在实际落实分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同时要准确把握学生存在的问题,科学的进行分层,保证学生能够真正从分层教学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2、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关注差异,落实教学主体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具体学情为出发点组织开展。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情况,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为分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条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常可以将其分为四种不同类型,①类:学习方法科学、能力强、态度好,愿意自主学习;②类:学习方法科学、能力强,但学习态度及自学能力有所欠缺;③类:基础扎实,学习态度好,但学习方法及能力有待调整及提升;④类: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知识接受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自信心不足。在进行学生主体分层时,可以将前两类学生划分为一个层级,作为A层,旨在通过①类带动②类,此层组学生应以自主学习为主;将③类学生作为第二层级,为B组,此组学生需教师给予适当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习惯;以④类学生为第三层级,作为C组,对于此组学生需要教师深度参与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探寻答案,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层应是动态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严密观察学生情况,对于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应及时将其调整到上一层次,对于进步不明显者应协助其分析问题,积极改进,保证分层的合理性。

2.2关注差异,落实教学目标分层

传统教学模式多按照相同目标、相同标准进行施教,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原本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及完成作业中出现跟不上进度、完不成作业的情况,甚至会逐渐打击到学生的学习信心;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容易因学习难度、作业难度低,而出现骄傲自满,或者能力无法进一步提升的情况。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按照学生主体分层方式来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将“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之中,以促使各层次学生共同提升。例如,在教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习题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针对“求【(x+5)-(y-4)=8;(x+5)-(y-4)=4】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一习题,教师就可以给出不同的要求;对于A组学生应要求其至少给出3种解题方法,B层学生应至少给出2种解题方法,C学生则只要能解出答案即可。这样虽然教学内容相同、面对的数学问题相同,但所面临的教学要求及解题目标则不相同,既不会打击数学基础较差者的学习信心,又能为基础较好者提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机会,有利于实现各层次学生共同发展提升的教学效果。

2.3尊重差异,落实习题训练分层

初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这也是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有吃力感的重要原因,而有效的练习则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时,也应严格践行“因材施教”理念,遵从分层教学的要求,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设计、布置习题训练内容,通过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完成了华师大版八年级《一次函数》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练习内容:

(1)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会经过点D(0,6),且其图形平行于直线y=-2x,求b值?

(2)假如题(1)中函数图形经过M(m,2),求m值?

(3)假如将上述函数中OM连接起来,那么OM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4)将函数y=kx+b与X轴、OM连接起来,求围成的图像面积?

   此训练习题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问题设置,可以通过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来逐层递增解题难度,这样不仅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有积极帮助。

3、结束语

   分层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强调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出发,进行教学方法制定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学生主体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训练难度分层等方式,可以真正将因材施教理念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对兼顾学生差异、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共同提升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继续探索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琦. 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10):27.

[2]李爱章. 因材施教,分层定学 ——如何利用分层教学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中外交流, 2019(013):273.

[3]李伟蓉.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7):1.

[4]刘利平.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1):23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