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幼儿美术教研活动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浅谈开展幼儿美术教研活动的策略

杨孟强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焦庙镇贾市社区幼儿园  253000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对于幼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强化工作逐渐得到大众的关注;而作为学前教育项目中最具幼儿素质培养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美术方面的师资建设更是成为了一大“热点”。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研活动;策略

引言

很多幼师在美术教研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常规性的知识引导、行为管理等项目上,这就难免导致学前教育发展的偏衡化,也会使幼师个人的职业能力框架得不到足够均衡的构建。

1在幼师美术教研活动中彰显地域特色性

1.1对本地学前教育美术教育条件的有机利用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是不尽相同的,很多地区的学前教育——特别是学前美术教育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帮扶是比较有限的,一些对标于这一教育领域的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尚未在所有地区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和深层面的落实,同时很多地区的幼师对于一些前端的美术教育思维也相对缺乏更具系统性的内化素养框架。基于这些事实,幼儿园和幼师个人应当在美术教研活动中树立起“实事求是”的正确思维,从本地的优势美术资源、特色美术文化等角度切入来深入挖掘、整合、利用更多有利的教育研究、发展资讯,从更深层面出发研究本地社会、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与美术教育之间的有机关系,以之为基准来确定自身的专业成长方向和目标。

1.2对本地学前教育美术发展目标的正确认识

只有“有的放矢”才能够做到“百发百中”,没有目标的教研将造成参与主体资源的极大浪费,必然无法在更高层面达成预期的活动目标。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幼儿园和幼师个人在设计、完善美术教研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对区域教育发展视域下的美术教研活动目标和宏观要求形成清晰、准确、完整的认识,深度理解、把握学前美术教育教研活动所具有的“培养满足于本地美术系统教育发展需求的学生”这一主要使命,时时刻刻以对这一责任的有效履行当作设计、执行具体的美术教研方案的“红线”,同时要在更高维度上根据本地的具体美术文化、教育特色和学前美术教育发展需要来对相应工作环节的设计、执行思路做出有效调整,以保证幼师美术教研活动的适配性和价值性。借助于这一理念的有效贯彻,幼师的美术教研活动就有了更为突出的社会服务性和文化输出性,能够在整体层面彰显出对当地多元教育、教研资源的联动开发和综合利用,从而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

2幼儿美术教研存在的问题

2.1幼儿的创作思维固化

教师固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幼儿墨守成规,不懂得探索和创新,还会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在遇到问题时不敢主动尝试,不愿打破现状。此外,在模仿式教学下,教师更多是将成人对世界的感受与认知直接灌输给幼儿,而幼儿自身缺乏主动感知世界的过程,他们被剥夺了去描绘世界、再现内心世界,以及创造想象中的世界的机会,这样容易导致幼儿出现机械式创作。

2.2幼儿缺失自主学习兴趣

3~6岁幼儿受年龄影响,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并且容易被新鲜事物分散注意力,若长期开展单一的美术教学,会使幼儿逐渐减少对课堂的期待,出现分心、走神等行为,部分幼儿甚至可能会对美术活动产生抵触情绪,逐渐失去学习主动性,这违背了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初衷。此外,在相对严肃、沉闷的美术教学氛围中,幼儿往往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自身潜能也就难以被激活。

2.3幼儿创作自信心降低

示范画教育下,教师为幼儿呈现范画,并且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以范画为衡量准则,这会让幼儿在内心先入为主地认为教师所展示的才是“标准”的,从而限制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同时,由于发展尚未成熟,幼儿的手指力量、绘画水平往往与成人相差较大,因此,幼儿的作品与成人的作品在呈现效果上也会出现不同,而当发现自己的作品与教师的作品差距过大时,幼儿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学习自信心因此受到打击。

3幼儿美术教研活动开展策略

3.1情境生活化,为幼儿打造贴近生活的美术创造平台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中曾提出教育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展开教育并利用教育改造生活的思想。幼儿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要遵循这一理念,以符合幼儿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生活背景和经验的内容打造教育平台,开展美术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生活化元素的教学情境,使其在情境中认真观察、自主探索,促进幼儿美术素养全面发展。例如,在小班美术教学活动“我们的身体”中,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开展了一堂趣味盎然的“小手变变变”绘画活动。在讲解过程中,幼儿教师先拿出纸和笔让幼儿将自己的手在纸上拓印下来,然后引导幼儿思考手像什么。由于幼儿对手的认知都比较熟悉,因此在回答问题时也更放松、更活跃,不仅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幼儿对接下来的美术活动也更加期待。之后,幼儿教师又通过多媒体为幼儿展示各种人或动物的“手”,鼓励幼儿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这些“手”的看法和创作想法。

3.2以兴趣引导幼儿参与美术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幼儿来说尤为适用,因为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只会根据自身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之前,应了解幼儿兴趣,综合幼儿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引导幼儿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例如,幼儿对小动物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小动物作为主题。以斑点狗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作品,激发幼儿对斑点狗的兴趣。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了解斑点狗的外形特征,根据自己的想法绘画斑点狗。绘画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对自己的绘画方法进行讲解,并引导幼儿学会用作品表达情感。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绘画技巧,还可以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促进幼儿智力与人格的全方位发展。

3.3系统化设计美术教学活动内容

幼儿阶段的美术教学注重绘画基础知识的讲解、绘画基础技能的培养、审美素养的构建及创造意识的启迪。从最简单的绘画能力来说,幼儿需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掌握线条、形状及色彩的应用,具备组织简单绘画的能力,但是线条、形状及色彩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幼儿基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因此,教师在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活动内容的系统性,便于幼儿接受。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大小为其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例如,开展线条教学时可以选择乱丝线、圆弧线、曲线、垂直线;图形教学可以由简单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到组合图形;色彩则可以选择红、黄、蓝或任由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完成以上美术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安排简单的图像教学,如任务画像,教学内容可以从最简单的火柴人到双勾人,这可以使幼儿逐步对人物、动物等结构、动态,以及绘画技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脑海中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绘画知识架构。

结语

教师是教育工作执行的主体,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得以长效建设、健康发展的主力军和核心保障力量,只有不断完善对教师资质的培养、优化工作,教育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人类文明促动引擎”的重要作用。广大学前教育单位和全体幼师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事实,在美术教研工作当中进一步重视起对幼师美术教育专业发展工作的优化设计、组织,从多元层面和整体格局角度出发实现幼师个人事业高度的能动提升。

参考文献

[1]彭丽华,李平.幼儿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138-141.

[2]朱重翎.幼儿园5-6岁儿童美术欣赏教学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3]顾玉兰.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2,(08):64-66.